支原体尿路感染
支原体尿路感染的诊断

医生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体格检查等初步判断是否为尿路感染,若实验室尿常规等检查结果不支持致病微生物为常见细菌,并且结合个人生活史,开展支原体培养的检查,培养结果阳性,则可以诊断为支原体尿路感染。

诊断依据

1、症状

患者有尿频、尿急、尿痛、血尿、背部疼痛等不适,对尿路感染有诊断意义。

2、体格检查

患者有耻骨上区压痛、肋脊角压痛等异常体征。

3、实验室检查

支原体培养结果阳性,或支原体抗体检测阳性,可确诊为支原体尿路感染。

鉴别诊断

1、淋球菌性尿道炎、非特异性尿道炎

淋球菌性尿道炎潜伏期较短,尿道刺激症状明显,尿脓性分泌物较多,可见白细胞内革兰阴性双球菌,病原体培养有淋球菌生长。非特异性尿道炎与性接触无关,细菌培养有大肠埃希菌等细菌生长。

2、发热性疾病

当急性尿路感染患者出现发热等全身感染症状突出,而尿路局部症状不明显时,容易与发热性疾病混淆。医生一般通过详细询问病史,同时注意其有无尿路感染的局部症状,可进行鉴别诊断。

3、腹部器官炎症

有些尿路感染患者无明显的尿路刺激症状,而表现为腹痛、恶心、呕吐、发热和血白细胞计数增高等,容易误诊为急性胃肠炎、阑尾炎、及女性附件炎等。详细询问病史,结合尿常规等检查,可以进行鉴别。

4、急性尿道综合征

该类患者主要表现为下尿路的刺激症状,如尿频、尿急、尿痛、排尿不适、膀胱区疼痛等,对仅有尿路刺激症状、无脓尿和细菌尿的患者,应当注意排除衣原体和支原体感染的可能,也要注意排查厌氧菌、尿路结核菌和真菌感染。

支原体尿路感染的类型

1、按照感染部位分类:

根据感染发生的部位,尿路感染可分为上尿路感染和下尿路感染,前者主要为急性或慢性肾盂肾炎,后者主要为膀胱炎。

2、根据有无尿路功能或解剖上的异常分类:

(1)复杂性尿路感染:指伴有尿路梗阻、尿路不畅、结石、尿路先天畸形及膀胱输尿管反流等解剖和功能上异常,或在慢性肾脏病基础上发生的尿路感染。

(2)非复杂性尿路感染:没有上述情况。

3、根据尿路感染是初发还是再发分类:

(1)初发尿路感染:即首次发作的尿路感染。

(2)再发性尿路感染:指6个月内尿路感染发作≥2次,或1年内≥3次的尿路感

疾病相关 更多»
解脲支原体阳性是啥意思

解脲支原体阳性意味着体内检测到了解脲支原体感染。解脲支原体是一种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的微生物,常寄生于人体泌尿生殖道,当其数量增多或机体免疫力下降时,可能引发感染。解脲支原体阳性通常是通过实验室检测,如尿液、分泌物培养或核酸检测等方法得出的结果。阳性结果提示可能存在解脲支原体感染,但并非一定有症状。部分感染者可能无明显不适,而部分人可能出现尿频、尿急、尿痛、尿道分泌物增多等泌尿生殖系统症状。此外,解脲支原体感染还可能影响生育能力,导致不孕、流产或早产等

瞿利军 主任医师
疾病专区 更多»
前列腺
前列腺增生 慢性前列腺炎 前列腺肥大 前列腺囊肿 细菌性前列腺炎 前列腺痛
男性生殖
前列腺炎 前列腺癌 前列腺增生 前列腺肥大 输精管疼痛 前列腺钙化
尿液
肾结石 肾积水 肾衰竭 慢性肾炎 肾癌 肾萎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