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原体尿路感染
支原体尿路感染的诊断

医生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体格检查等初步判断是否为尿路感染,若实验室尿常规等检查结果不支持致病微生物为常见细菌,并且结合个人生活史,开展支原体培养的检查,培养结果阳性,则可以诊断为支原体尿路感染。

诊断依据

1、症状

患者有尿频、尿急、尿痛、血尿、背部疼痛等不适,对尿路感染有诊断意义。

2、体格检查

患者有耻骨上区压痛、肋脊角压痛等异常体征。

3、实验室检查

支原体培养结果阳性,或支原体抗体检测阳性,可确诊为支原体尿路感染。

鉴别诊断

1、淋球菌性尿道炎、非特异性尿道炎

淋球菌性尿道炎潜伏期较短,尿道刺激症状明显,尿脓性分泌物较多,可见白细胞内革兰阴性双球菌,病原体培养有淋球菌生长。非特异性尿道炎与性接触无关,细菌培养有大肠埃希菌等细菌生长。

2、发热性疾病

当急性尿路感染患者出现发热等全身感染症状突出,而尿路局部症状不明显时,容易与发热性疾病混淆。医生一般通过详细询问病史,同时注意其有无尿路感染的局部症状,可进行鉴别诊断。

3、腹部器官炎症

有些尿路感染患者无明显的尿路刺激症状,而表现为腹痛、恶心、呕吐、发热和血白细胞计数增高等,容易误诊为急性胃肠炎、阑尾炎、及女性附件炎等。详细询问病史,结合尿常规等检查,可以进行鉴别。

4、急性尿道综合征

该类患者主要表现为下尿路的刺激症状,如尿频、尿急、尿痛、排尿不适、膀胱区疼痛等,对仅有尿路刺激症状、无脓尿和细菌尿的患者,应当注意排除衣原体和支原体感染的可能,也要注意排查厌氧菌、尿路结核菌和真菌感染。

支原体尿路感染的类型

1、按照感染部位分类:

根据感染发生的部位,尿路感染可分为上尿路感染和下尿路感染,前者主要为急性或慢性肾盂肾炎,后者主要为膀胱炎。

2、根据有无尿路功能或解剖上的异常分类:

(1)复杂性尿路感染:指伴有尿路梗阻、尿路不畅、结石、尿路先天畸形及膀胱输尿管反流等解剖和功能上异常,或在慢性肾脏病基础上发生的尿路感染。

(2)非复杂性尿路感染:没有上述情况。

3、根据尿路感染是初发还是再发分类:

(1)初发尿路感染:即首次发作的尿路感染。

(2)再发性尿路感染:指6个月内尿路感染发作≥2次,或1年内≥3次的尿路感

疾病相关 更多»
幽门螺杆菌感染能吃蒜吗

幽门螺杆菌感染后可以吃蒜,但应适量。蒜是一种常见的食材,具有一定的抗菌、抗炎作用。一些研究表明,蒜中的有机硫化合物可能对幽门螺杆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然而,目前并没有足够的证据表明吃蒜可以完全清除幽门螺杆菌感染或替代正规的治疗方法。对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患者,饮食调整可以作为辅助措施,但不能替代药物治疗。以下是一些建议:-遵循医生的治疗建议:医生通常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开具适当的药物治疗方案,如抗生素、质子泵抑制剂等。患者应严格按照医生的指示服药,并完成整个治疗疗程

方霖 主治医师
疾病专区 更多»
前列腺
前列腺增生 慢性前列腺炎 前列腺肥大 前列腺囊肿 细菌性前列腺炎 前列腺痛
男性生殖
前列腺炎 前列腺癌 前列腺增生 前列腺肥大 输精管疼痛 前列腺钙化
尿液
肾结石 肾积水 肾衰竭 慢性肾炎 肾癌 肾萎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