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阴虚火旺:年老久病、过度劳累、房事过多等,可损耗气血,当气血不能养护肝肾后,日久肝肾阴虚,无法制约阳气,则会导致人体处于阳气偏盛的虚热状态,患者会自觉五心烦热,容易出虚汗。
2、肺卫不固:若久病咳喘,耗伤肺气,或因脾虚失运,表虚失固,可引起肺卫不固,长期肺卫不固,患者易冒虚汗,苔薄白,脉细弱等。
3、心血不足:若久病体虚、失血过多等,可致全身血虚、心血不足,患者可出现虚汗、气短、脉虚无力等症状。
心脏难受出虚汗,有几种以下原因。第一,全身状态包括贫血、低血糖,尤其是低血糖,除了出虚汗之外,常见症状包括出现心慌、手抖、恶心、乏力,进食很快可以缓解。第二,甲状腺功能亢进,出现甲状腺功能紊乱,造成夜间盗汗。甲亢新陈代谢快,容易出现怕热、多汗、心慌、身体消瘦、难以入睡等表现,可能跟心血管疾病相关。有部分心血管疾病,在发作前出现满头大汗、脸色苍白、常常出虚汗,可能是心功能衰竭、高血压或者心肌梗塞的预兆。尤其是急性左心功能衰竭的情况下,出现劳力性呼吸困难,包括夜间呼吸困难,导致出汗、气喘等等。中年患者要考虑更年期,出现虚汗、潮热的症状等非器质性心脏病表现。
观看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