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ung-RADS2类结节指通过胸部CT检查评估为良性的肺结节,恶性风险极低,通常无需特殊治疗,定期随访即可。Lung-RADS分级中,2类结节符合以下特征:纯磨玻璃结节≤5mm、实性结节≤8mm且无恶性征象,或明确为良性的钙化结节、纤维化灶。这类结节多为良性病变,生长缓慢或无生长,患者无需焦虑。根据指南,2类结节建议12个月后复查CT,若持续稳定可延长随访间隔,期间若结节大小、密度无变化,可维持分级;若出现增大或恶性特征,则需升级评估
甲状腺癌选择全切还是半切需根据肿瘤特征、患者情况及治疗目标综合判断,没有绝对优劣。若肿瘤较小、局限在甲状腺内、无周围组织侵犯及淋巴结转移,且患者年轻或有生育需求,半切可能是合理选择。半切能保留部分甲状腺功能,减少术后需终身服药的概率,但需定期监测甲状腺功能及肿瘤复发迹象。若肿瘤较大、侵犯周围组织、存在淋巴结转移或远处转移,或为低分化、未分化癌等高复发风险类型,全切更有利于彻底清除病灶,降低复发风险,但术后需终身服用甲状腺素替代治疗,并可能面临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喉返神经损伤等并发症
促甲状腺激素10mIU/L已超出正常范围,通常比较严重,需结合甲状腺功能全面评估病情。促甲状腺激素正常范围因检测方法、人群及医疗机构略有差异,一般成人正常值为0.3-5.0mIU/L,孕早期0.3-4.5mIU/L,孕晚期0.5-5.3mIU/L。当促甲状腺激素达10mIU/L时,提示甲状腺功能可能存在异常,常见于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此时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机体通过反馈机制刺激垂体分泌更多促甲状腺激素,患者可能出现畏寒、乏力、嗜睡、记忆力减退等症状
促甲状腺激素是由脑垂体前叶分泌的一种激素,它在调节甲状腺功能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促甲状腺激素的主要功能是刺激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包括甲状腺素和三碘甲状腺原氨酸,这些激素对机体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神经系统功能等多个方面都有重要影响。促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受到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的调节。当下丘脑感受到血液中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变化时,会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进而刺激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再作用于甲状腺,促进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
肺结节im32中的im并非直接表示毫米,而是CT图像中的层面编号,用于定位结节在肺部的具体位置,无法直接得出其对应的毫米数值。若需明确结节大小,需结合CT报告中的具体描述,如长径约Xmm。在医学影像中,im是image的缩写,代表CT扫描的某一层图像。例如,im32表示该结节位于CT扫描的第32层图像上,医生通过这一编号可快速定位结节位置。而结节的实际大小需通过测量其长径、短径或平均直径来确定,通常以毫米为单位标注在报告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