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
医生会询问患者病史,了解患者异常症状出现的时间以及病情的变化情况,询问患者既往的体重情况以及有无其他疾病经历,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以及血常规、尿常规、血生化、X线、超声等辅助检查结果综合进行诊断。
鉴别诊断
1、心源性水肿
水肿多从下肢开始,逐渐向上发展。心源性水肿患者常有心衰的体征,辅助检查可有尿量减少,尿比重增高,轻度蛋白尿,X线检查心影增大,有相应心电图改变,可通过临床表现以及辅助检查进行鉴别。
2、肝源性水肿
患者多有肝炎、血吸虫病或其他肝脏病史,可能有大量饮酒史。水肿起病缓慢,先出现腹水,后出现下肢水肿,常伴有消瘦、萎黄、皮肤色素沉着、肝掌、蜘蛛痣、腹壁静脉曲张、肝脾大等。实验室检查有肝功能损害表现,影像学检查可发现相应的肝脏异常表现,可通过辅助检查进行鉴别。
3、肾源性水肿
患者发病前有肾脏病史,水肿出现较快,开始即可呈全身性水肿,但多从眼睑、面部开始。辅助检查可发现与病情相关的改变,比如尿蛋白增多、高脂血症、血浆白蛋白低下等,可通过临床表现以及辅助检查进行鉴别。
胆碱能性荨麻疹在中医辨证论治中,多认为其发病与体内阴阳失衡、腠理不固、热邪内蕴或气血失调相关,临床常见以下证型及治法:1.风热犯表证:辨证要点是遇热、运动、情绪激动后皮肤出现风团,色红,伴瘙痒、灼热感,舌红苔薄黄,脉浮数。需疏风清热,解表止痒。常用方药有消风散加减(荆芥、防风、蝉蜕、知母、石膏、牛蒡子等)。2.卫表不固证:辨证要点是风团反复发作,稍动即汗出,平素易感冒,神疲乏力,舌淡苔白,脉细弱。需要益气固表,调和营卫
辛芩颗粒治疗过敏性鼻炎有一定效果,但具体效果因人而异,与病情严重程度、个体对药物的反应等因素相关。从中医角度看,过敏性鼻炎属于“鼻鼽”范畴,多由肺、脾、肾虚损,外感风寒、异气等引起,治疗以益气固表、祛风通窍为主。辛芩颗粒由细辛、黄芩、荆芥、防风、白芷、苍耳子、黄芪、白术、桂枝、石菖蒲组成,其中黄芪、白术可益气固表,桂枝、细辛能温阳散寒,黄芩可清热,诸药配伍,共奏益气固表、祛风通窍之功,适用于肺气虚寒型过敏性鼻炎,可缓解鼻痒、喷嚏、流鼻涕、鼻塞等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