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原则
一般认为,本病首选手术治疗,尤其是症状明显,肿瘤较大,年龄小于20岁的病人,术前准备不必给予碘剂,主要是本病没有弥漫性血供增加;如果甲亢症状明显,可以使用治疗抗甲状腺的药物,使甲状腺的代谢恢复正常,腺瘤较小,小于5cm,或40岁以上的病人,可选择放射治疗。
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通常作为手术治疗或放射治疗前的辅助治疗手段。
1、抗甲状腺药物(ATD)ATD是硫代酰胺类化合物,包括硫尿类和咪唑类两类,硫脲类包括丙硫氧嘧啶(PTU)和甲硫氧嘧啶等;咪唑类包括甲巯咪唑(MMI)和卡比马唑等。它们的作用机制是抑制碘的有机化和甲状腺酪氨酸偶联,减少甲状腺激素的合成。但是对甲状腺内已经合成的激素没有抑制作用。我国普遍使用MMI和PTU。常见不良反应有发热、咽痛、皮疹、粒细胞减少、中毒性肝病等。
2、β-受体阻滞剂阻滞β-受体,解除儿茶酚胺效应,可减少心脏病发作风险。有多种药物可供选择,如普萘洛尔。支气管、哮喘或喘息型支气管炎患者禁用。常见不良反应有眩晕、神智模糊等,如有发生应立即咨询医生。
手术治疗
自主性高功能性甲状腺腺瘤的治疗,外科手术是首选的治疗方法。手术方式主要有单纯腺瘤切除和甲状腺腺叶切除。部分毒性腺瘤患者除主要结节外还存在小的自主功能性结节,若只摘除大结节,则遗留的小结节若干年后有可能再产生毒性症状。再次手术的机率就会增加。鉴于甲状腺单发结节中约10%-25%病理检查为甲状腺癌,临床上甲状腺腺瘤与早期癌难以鉴别,故一般不宜作单纯腺瘤切除,应作患侧腺叶次全或全切除术。
放化疗
131I治疗利用甲状腺高度摄取和浓集碘的能力及131I释放β射线对甲状腺的生物效应(β射线在组织内的射程约2mm,电离辐射仅限于甲状腺而不累及甲状旁腺和其他毗邻组织),破坏滤泡上皮而减少甲状腺激素分泌。
其他治疗
采用超声引导下的经皮肤乙醇做结节内注射治疗。通过结节组织的凝固性坏死达到去除结节病变的目的。在治疗前需要进行甲状腺穿刺检查,以排除甲状腺癌。一般不麻醉或局部麻醉。在超声的引导下,用20-22号针头注入95%酒精。每隔1-2周注射一次,要根据结节的大小决定注射剂量。一般注射后,患者会有局部烧灼感,个别病人可有低度发热。注射疗法不能代替其他疗法,最好配合中药治疗,以减少异常情况的发生。
自主性高功能性甲状腺腺瘤的首选治疗方法就是腺瘤切除术,手术可以对周围正常甲状腺组织的抑制进行解除,从而恢复正常功能;大多数医生提倡外科治疗,因为外科治疗比较保守,建议在医生的治疗下使用药物治疗,以免错误用药导致病情加重;平时注意休息,不要做剧烈运动,以免撕裂伤口。
甲状腺显像方法有甲状腺静态显像与甲状腺血流灌注显像两种,通过注射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