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通常根据患者小便不通并见呕吐等症状,结合中医望闻问切四诊和相对应的辅助检查可做出诊断。此外,通常还需要与同样有小便不利的走哺、癃闭等进行鉴别。
诊断依据
1、具有小便不通和呕吐并见的临床特征,而且是先有小便少或小便不通,再有呕吐症状。
2、发病一般较缓慢,多有水肿、淋证、癃闭等肾病病史和外感风寒、风热等诱发因素。
3、也可由某些疾病如温毒、霍乱、疮疡等突然转变而来,另有部分病人早期阶段不明显或很短暂,迅速进入后期阶段。
鉴别诊断
1、走哺与关格
走哺主要指呕吐伴有大小便不通利为主症的一类疾病。往往先有大便不通,然后出现呕吐,呕吐物可以是胃内的饮食痰涎,也可带有胆汁,常伴有腹痛,最后出现小便不通,由于大小便不通,浊气上冲,而饮食不得入所致,属于实热证,其病位在肠。关格属于脾肾衰败,湿浊毒邪壅塞三焦,是虚中夹实的病证,故与走哺有本质的区别。从预后来看,一般关格属危重疾病,预后较差,走哺只要治疗得当,预后一般较好。
2、癃闭与关格
癃闭与关格都有小便量少或闭塞不通。但关格常由水肿、淋证、癃闭等经久不愈发展而来,是小便不通与呕吐并见的病证,常伴有皮肤瘙痒、口中尿味、四肢搐搦、甚或昏迷等症状。而癃闭不伴有呕吐,部分病人有水蓄膀胱之证候,以此可鉴别。但癃闭进一步恶化,可转变为关格。
1、脾肾阳虚,湿浊内蕴
主要表现为小便量少,颜色很清,排出困难,甚至无尿;伴有脸色青滞,晦暗无光,肢体发凉,皮肤不温,神情疲惫,身体倦怠无力,腰部以下浮肿,腹胀,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大便溏稀;舌淡体胖,舌边有齿印,苔白腻,脉沉细。
2、肝肾阴虚,虚风内动
主要表现为小便量少,排出困难,恶心呕吐频繁;伴有头晕头痛,面部发热,腰膝酸软,手足抽搐;舌红,苔黄腻,脉弦细。
3、肾气衰微,邪陷心包
主要表现为无尿或少尿,全身浮肿;伴有脸色苍白,口唇黯淡无色,手脚冰凉,头昏,意识不清;舌卷缩,淡胖,苔白腻或灰黑,脉沉
小腿上的皮肤一格一格的,像有纹路,可能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也可能与某些疾病有关。以下是一些可能的原因:1.皮肤干燥:当皮肤缺乏水分时,会变得干燥、粗糙,出现鱼鳞状或一格一格的纹路。这种情况在冬季或干燥的环境中更为常见。2.鱼鳞病:这是一种遗传性皮肤病,表现为皮肤干燥、粗糙,伴有鱼鳞状或一格一格的纹路。鱼鳞病通常在儿童时期开始出现,病情轻重不一。3.肥胖纹:当体重增加过快或减肥时,皮肤会跟不上身体的变化,导致真皮层的弹性纤维断裂,形成肥胖纹。肥胖纹通常呈白色或红色,呈一格一格的纹路
宾斯旺格病,也被称为大脑白质变性,是一种逐渐进展的脑部疾病。主要影响大脑白质的微小血管,导致神经元与神经纤维损伤,从而引起认知和行为症状。以下是宾斯旺格病常见的症状。1.认知退化:宾斯旺格病患者可能会出现记忆力下降、思维速度减慢、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可能会忘记正在进行的任务,难以完成复杂的思维活动。这些认知功能受损可能会影响日常生活中的学习、工作和社交互动。2.情绪和行为变化:宾斯旺格病患者的情绪和行为可能发生变化。可能会经历焦虑、抑郁、易怒、冲动、烦躁等情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