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泄

什么是久泄?

  • 发病部位:全身
  • 常见病因:
  • 挂号科室:中医内科
  • 检查项目:
  • 典型症状:
  • 注意事项:
什么是久泄?

久泻是中医的病证名,该病主要是指发作日久并且迁延反复、久治不愈的疟疾,该病属于肾阳亏虚的一种病证。患者出现肾阳亏虚的证候时,主要表现为黎明之前脐腹作痛,肠鸣即泻,排出未消化的食物,一般在泻后舒适。此外,还可能会出现形寒肢冷,腰膝酸软,舌淡,苔白,脉沉细等多种全身性的症状。

久泄的病因

中医认为饮食所伤、情志失调、禀赋不足,病后体虚等,均可引起泄泻。泄泻迁延日久,由实转虚,转为久泄。病位在肠,关系到脾胃。病理因素以湿为主。1、饮食所伤由于先天不足,素体脾胃虚弱,不能收纳某些食物(如辛...

查看更多»
久泄的症状

久泄以长期腹泻为主症,大便稀溏或水样便次数增多,每日在3次以上,伴有腹部隐痛、食欲不振等表现。典型症状1、久泄发作时,典型症状有腹部隐隐作痛、腹胀、腹泄、大便稀溏如水样便或大便顽固不化;遇寒冷、情绪波...

查看更多»
久泄的治疗

治疗原则脾虚湿盛是泄泻发病的关键,故以运脾化湿为泄泻的治疗法则。久泻以脾虚为主,当以健脾。因肝气乘脾,宜抑肝扶脾;因肾阳虚衰,宜温肾健脾;中气下陷者,宜升提;久泻不止者,宜固涩。需要注意的是久泄不可急...

查看更多»
脾虚久泄是什么原因 更多»
脾虚久泄是什么原因
00:00 00:00

当脾虚时间太久,不仅仅是脾气虚的问题,会影响到脾阳,脾中的阳气也会亏虚,那就会出现了慢性的长久的腹泻,拉的大便往往会夹有未消化的食物残渣,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吃什么拉什么,肚子比较疼痛,发凉,喜欢温暖的,遇到温暖的这种疼痛感就会缓解。人平时特别的喜欢安静,不喜欢活动,性欲淡漠,老是想睡觉,四肢比较凉,特别怕冷等这些症状。

相关医生 更多»
李梅

李梅 主任医师

锦州市中心医院 中医内科

擅长: 中医内科主任医师,擅长中医内科疾病的诊断治疗,尤其是脑血管疾病,面瘫,头痛,失眠...

相关医院 更多»
北京协和医院
北京协和医院

电话:01065296114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帅府园一号(东院);北京市西城区大木仓胡同41号(西院)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

电话:021-64369181(总机...

地址:上海市徐汇区宜山路600号(总院);上海市浦东新区南汇新城 环湖西三路222号(东院)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电话:0771-12580-6(预约...

地址:广西南宁市双拥路6号

江苏省人民医院
江苏省人民医院

电话:医院本部总机025-83718...

地址:本部:南京市广州路300号;妇幼分院:南京市江东北路368号;二院院区(城北分院):南京市钟阜路1-1号;医大分部:南京市鼓楼区永庆村16号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电话:0830-8889120(查号...

地址:四川省泸州市江阳区太平街25号(忠山院区);泸州市江阳区康城路二段8号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电话:0991-4362930(导医...

地址:乌鲁木齐市鲤鱼山路一号

疾病相关 更多»
冠心病人又久咳怎样好

冠心病患者出现久咳症状,需要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以缓解咳嗽症状,改善病情。以下是一些可能的治疗方法:1.治疗基础疾病:冠心病是一种心血管疾病,久咳可能是其并发症之一。治疗冠心病可以缓解咳嗽症状。2.药物治疗:如果久咳是由冠心病引起的,可以使用一些药物来缓解咳嗽症状,如止咳药、支气管扩张剂等。3.改善生活习惯: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接触过敏原,戒烟限酒等,有助于缓解咳嗽症状

赵士超 主任医师
黑头导出液久敷后脸部皮肤红斑紧绷

黑头导出液久敷后脸部皮肤红斑紧绷,可能是由于以下原因引起的:1.过敏反应:黑头导出液中的某些成分可能引起过敏反应,导致皮肤发红、瘙痒、紧绷等症状。2.刺激反应:黑头导出液中的成分可能对皮肤产生刺激,尤其是长时间敷用后,可能导致皮肤发红、紧绷。3.过度清洁:黑头导出液的使用可能会去除皮肤表面的油脂和角质,导致皮肤干燥、紧绷。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建议采取以下措施:1.立即停止使用黑头导出液,并将脸部清洗干净。2.用冷敷或湿敷的方法缓解皮肤的红肿和紧绷感

张江林 主任医师
经常看手机还熬夜导致眼睛一看手机看久就痛

现代生活方式导致许多人经常面对电子屏幕,如手机、电脑和电视,从而给眼睛带来了不小的压力。长时间盯着手机屏幕不仅容易引起眼睛疲劳,还可能导致其他眼部问题。首先,眼睛疼痛通常是由于眼球周围的肌肉疲劳,或者眼球表面受到刺激而导致的。而看手机熬夜则是其中一个常见的原因。长时间盯着手机屏幕会导致眼球周围的肌肉长时间绷紧,产生疲劳感,同时过度用眼也会导致眼球表面的干涩不适,甚至增加患上干眼症的风险。因此,疼痛感往往是眼睛在示警,注意眼睛的健康。接下来,探讨一些解决方法

孙川 副主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