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通常根据患者心中烦乱不安,心悸不宁,夜不能寐,颜面红赤,口苦咽干,大便秘结,甚或狂躁妄动,语无伦次,骂人毁物,不避亲疏等临床表现,结合中医望闻问切四诊和相对应的辅助检查可做出诊断。此外,通常还需要与痰迷心窍等进行鉴别。
诊断依据
1、临床表现
心中烦乱不安,心悸不宁,夜不能寐,颜面红赤,口苦咽干,大便秘结,甚或狂躁妄动,语无伦次,骂人毁物,不避亲疏。
2、辅助检查
血常规、脑脊液检查、头颅CT、MRI、脑电图、DSM-IV临床访谈等,有助于明确诊断。
鉴别诊断
痰火扰心与痰迷心窍
痰迷心窍为气郁痰结,蒙蔽心窍,临床以神识障碍,痴呆、昏迷,或精神错乱,静而少动为主,常有情志内伤,胸闷眩晕等病史。本证系痰与火结,临床表现以思维混乱,狂躁不安,打人毁物为主,较少导致昏迷,且热象显著。二者均出现神志异常,但热象有无,神之躁静,为其主要鉴别点。
口舌生疮病因复杂,胃火、肝火均可引发,还与心火炽盛、阴虚火旺等相关。胃火上炎常因过食辛辣,致口疮伴口臭便秘;肝火多由情志不畅引起,伴有急躁易怒;心火亢盛可见舌尖溃疡、心烦失眠;阴虚火旺者口疮易反复,伴口干咽燥。从中医理论分析,足阳明胃经环绕口唇,胃火循经上炎可致黏膜溃烂;足厥阴肝经气火上扰会波及口腔;心开窍于舌,心经有热引发舌尖溃疡。现代医学认为,其发病或与维生素缺乏、免疫异常等有关。辨证需结合舌脉,如胃火者舌红苔黄腻,肝火者舌边红脉弦数。日常需清淡饮食,保持情绪稳定
怀孕后,胎心和胚芽通常在6-8周左右出现,但具体时间因人而异,受月经周期、排卵时间及胚胎发育速度影响。对于月经周期规律(28-30天)的孕妇,胚芽一般在孕5-6周形成,胎心在孕6-7周通过超声检查观察到,初期心率约为100-120次/分钟,随孕周增长逐渐加快。若月经周期较长(如35天以上)或排卵较晚,受孕时间推迟,胎心和胚芽的出现时间可能延后至孕8周左右。此外,经阴道超声较腹部超声能更早发现胚芽,最早可在孕5周观察到点状胚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