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地那龙线虫的幼虫可污染水源,并寄生在剑水蚤体内。当人误食被污染的水源时,含有感染期幼虫的剑水蚤会随饮水入胃,从而致病。
基本病因
寄生在人或动物皮下组织中的麦地那龙线虫雌虫,当头端移行接近皮肤表面时,局部先后会出现丘疹、水疱及皮肤溃疡。当人或动物接触水时,虫头可自溃疡内伸出,虫的部分子宫从体壁破裂处或口部脱出,能多次、大量释出幼虫入水。幼虫在水中可存活6~21天,被水中的剑水蚤吞食后,经过10~14天发育成感染期幼虫。当人喝生水时,含有感染期幼虫的剑水蚤随饮水入胃,在十二指肠内被消化后,幼虫穿出小肠壁,经过淋巴系统到达腹膜后疏松结缔组织,再过8~12个月发育为成虫,移往皮下。人是麦地那龙线虫的主要传染源。
危险因素
1、有疫区生活史,尤其是疫区水源接触史。
2、年龄在14~40岁。
3、本身就有基础性疾病,身体抵抗力较差者。
高血糖和糖尿病不是同一个病,高血糖是血液中葡萄糖水平升高的一种状态,而糖尿病是因胰岛素分泌缺陷或其生物作用受损引发的代谢性疾病,二者存在包含关系,但不能完全等同。高血糖只是一个症状表现,除糖尿病外,还有多种原因可导致。例如,一次性摄入大量含糖食物,或在情绪激动、剧烈运动后,人体短时间内血糖会升高,不过经过机体自身调节,血糖可恢复正常,这种情况称为生理性高血糖。此外,某些疾病如胰腺炎、库欣综合征,以及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等药物,也会引起血糖升高,属于继发性高血糖
口发甜不一定是糖尿病早期。从生理和病理角度来看,糖尿病患者血糖升高时,唾液中的糖分也会相应增加,有可能出现口甜的感觉,但并非所有口发甜的情况都是糖尿病所致。一方面,消化系统功能紊乱可引发口甜症状,当消化功能失调时,各种消化酶的分泌异常,尤其是唾液中淀粉酶含量增加,会刺激舌部味蕾,产生口甜的感觉;另一方面,饮食因素也不容忽视,短时间内食用大量甜食、含糖饮料,会直接导致口腔内糖分残留,引起口甜,这种情况在停止食用后会逐渐缓解。所以仅依据口发甜这一单一症状,无法判断是否处于糖尿病早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