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常狼疮通常好发于面部,其次是颈部、臀部和四肢,具体可表现为鲜红或红褐色粟粒大小的结节、红褐色浸润性损害及萎缩性瘢痕。
典型症状
1、结节
结节为鲜红或红褐色粟粒大小,触之质软,稍隆起,结节表面薄嫩,用探针稍用力即可刺入,容易贯通(探针贯通现象);玻片压诊呈棕黄色,如苹果酱颜色(苹果酱现象)。
2、浸润性损害
结节增大增多相互融合成大片红褐色浸润性损害,直径可达10cm~20cm,表面高低不平,可覆有鳞屑。
3、萎缩性瘢痕
由结节自行吸收或破溃后形成,在癫痕上又可出现新皮损,与陈旧皮损并存,是本病的另一个临床特征。病情发展
皮损起初为结节,结节增大增多相互融合成大片红褐色浸润性损害,或自行吸收或破溃后形成萎缩性瘢痕,而癫痕上又可出现新皮损。
并发症
1、毁容
面部损害可因瘢痕收缩而导致毁容。
2、恶变
寻常狼疮好发于面部等暴露部位,特别是面颊部,可数十年不愈,甚至造成皮肤反复溃疡不愈合,从而发展成为恶性肿瘤如鳞状细胞癌。
寻常疣一直不治疗通常不可行,虽然部分病例可能自愈,但多数情况下会持续存在甚至加重,并存在传染风险。寻常疣由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引起,病毒通过皮肤微小破损侵入表皮基底层细胞,导致表皮异常增生形成疣体。其自愈机制与机体免疫系统对病毒的清除能力相关,免疫力较强者可能在1-2年内自行消退,但这一比例不足30%。若未及时干预,病毒会在局部持续复制,疣体可能逐渐增大、增多,甚至通过直接接触或间接接触扩散至身体其他部位或传染他人。疣体长期存在还会引发继发问题
寻常疣一直不治不可以。虽然部分寻常疣可能在数年时间内自行消退,但在等待自愈的过程中,会存在病情加重、传染他人及影响外观等风险。寻常疣由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引起,主要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疣体初期为米粒大小的丘疹,后逐渐增大至黄豆甚至更大,表面粗糙、坚硬,呈灰褐色或正常肤色。若不治疗,疣体数量可能增多、体积增大,相邻疣体还可能融合成片,增加治疗难度。同时,寻常疣具有传染性,患者搔抓疣体后,再接触身体其他部位皮肤,可能导致病毒接种传播,引发新的疣体;还可能通过共用毛巾、衣物等传染给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