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皮肤病变
糖尿病皮肤病变的症状

患者常有不同类型的皮损,症状主要包括皮肤瘙痒、湿疹、色素沉着,重者可出现溃疡、坏疽,不及时处理有截肢风险。

典型症状

1、皮肤瘙痒

大部分中老年患者都会有皮肤瘙痒症状,主要有2种表现:局部瘙痒和全身瘙痒,其瘙痒程度均与患者血糖值存在一定联系。皮肤瘙痒程度与血糖值之间呈现正比关系,也就是说,患者血糖值越高,其瘙痒症状便会越明显。不明原因的躯干部瘙痒在糖尿病患者中更为常见,且有可能是糖尿病多神经病变的表现之一。由于患者尿液中糖分较高,有时会阴部位也会出现一定程度的瘙痒症状,这种瘙痒症状以女性糖尿病患者居多。

2、湿疹

大部分患者湿疹发生在肛门、外阴处,这些部位皮脂较多。

3、色素沉着

常发生在老年和病程长及伴神经、视网膜、肾脏病变者,是糖尿病患者最常见的皮肤表现,皮损常局限于大腿和胫前,上肢和躯干较少见。皮损通常表现为由小的棕色、境界清楚的浅表性萎缩性凹陷组成,典型的皮损直径为1 cm或稍小,圆形,表面光滑,有色素沉着,累及双侧,不对称,常无自觉症。

4、坏疽

血糖控制不佳时,糖蛋白在血管壁沉积,日久可导致血管闭塞、组织坏死,造成局部组织缺血,引发局部坏疽,不及时处理会有截肢的风险。

并发症

1、糖尿病足

糖尿病患者因血管、神经病变,下肢可发生闭塞性动脉硬化,使足部缺血、感觉减退,因此容易发生严重的损伤、感染、溃疡及坏疽,统称之为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致残致死的重要原因。初起时,下肢尤其是足趾发绀,静脉淤血麻刺感,以后逐渐或突然发生湿性坏疽,病变严重者,可深达骨骼。

2、感染性皮肤病

(1)真菌感染

临床最常见的是白念珠菌感染,可作为糖尿病的一个特征,表现为肥胖病人的褶烂、男性龟头炎、绝经后的复发性念珠菌性女性外阴炎及阴道炎、甲沟炎、甲真菌病、舌炎及口角炎等。

(2)细菌感染

主要是金黄色葡萄球菌皮肤感染,临床上表现为疖肿、痈、毛囊炎、汗腺炎、头部乳头状皮炎等。严重感染可使糖尿病病情加重,甚至诱发酮症酸中毒。

(3)病毒感染

主要是带状疱疹、单纯疱疹和尖锐湿疣,带状疱疹较多见。糖尿病患者带状疱疹的水疱较大,周围红肿较明显并易向全身播散。

3、糖尿病性大疱

好发于病程长病情控制差及全身营养状况不佳的老年糖尿病患者,常见于肢端(足、小腿、手),表现为突然发生在正常皮肤上的水疱或大疱,疱壁紧张,无自觉症状或仅有轻微烧灼感,无明确外伤史,单发或多发,约2~5周自愈,易反复发生,一般愈后不留瘢痕。

4、类脂质渐进性坏死

损害表现为境界清楚的、小而坚实的、暗红色丘疹。被覆细小的鳞屑,缓慢扩大、融合,形成圆形或椭圆形的坚硬斑块,斑块表面有蜡样光泽,可见血管扩张。一般无自觉症状,可自然缓解,也可继发感染和溃疡。

5、糖尿病性硬化症

多见于中年以上肥胖者,特征性表现为皮肤弥漫性非凹陷性肿胀发硬,常见于上背部、颈部、肩部,偶见于胸部,皮肤呈淡红或苍白,表面有光泽、实质性的非凹陷性水肿,并呈橘皮状外观,皮肤明显增厚,本病病程较长,可持续数年到数十年,罕见自发消退。

疾病相关 更多»
抑郁症是终身病吗

抑郁症并非一定是终身病,但存在复发风险,部分患者可能经历慢性或反复发作的病程。通过规范治疗和长期管理,多数患者可实现临床痊愈并维持良好社会功能,但仍有30%-50%患者可能经历病情反复。抑郁症的病程具有显著异质性。首次发作患者经系统治疗后,60%-70%可在6-12个月内达到临床痊愈。然而,抑郁症具有高复发率特征,未接受维持治疗的患者1年内复发率可达40%-50%,5年内复发率超过80%。复发风险与遗传易感性、残留症状、社会心理应激、治疗依从性等因素密切相关

徐莉萍 主任医师
艾滋病发热用抗生素治疗有效吗

艾滋病发热用抗生素治疗是否有效取决于发热原因。如果发热是由细菌性感染引起,用抗生素治疗可能有效;如果发热是由艾滋病病毒本身或机会性感染(如病毒、真菌、寄生虫等)引起,用抗生素治疗通常没有效。当艾滋病患者发热是由细菌性感染引起时,抗生素治疗通常是有效的。因为抗生素能够针对细菌进行杀菌或抑菌,从而控制感染并缓解发热症状。在这种情况下,医生会根据感染部位和可能的病原菌选择合适的抗生素进行治疗。艾滋病患者发热若是由艾滋病病毒本身引起的,如病毒血症期,或是由机会性感染引起,抗生素治疗通常没有效

李晖 主任医师
疾病专区 更多»
皮肤病
带状疱疹 毛囊炎 尖锐湿疣 手足口病 水痘 风疹
黑癣 叠瓦癣 癣菌疹 毛癣 脓癣 明癣
寄生虫病
蛲虫病 包虫病 蛔虫病 钩虫病 绦虫病 肝吸虫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