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皮肤病变
糖尿病皮肤病变的治疗

治疗原则

本症的治疗主要是针对病因进行治疗,控制血糖可使症状得到缓解,同时还需要使用抗炎止痒剂等进行对症治疗。糖尿病的治疗根据患者病情主要是降糖药物治疗,并结合饮食控制、及日常锻炼等。

对症治疗

1、积极控制血糖。

2、合理控制总热量,摄入量以达到或维持理想体重为宜。

3、平衡膳食、选择多样化、营养合理的食物。

4、多饮水、限制饮酒,坚持少食多餐、定时定量进餐等。

药物治疗

1、磺脲类

作为单药治疗主要选择应用于新诊断的T2DM非肥胖病人、用饮食和运动治疗血糖控制不理想时。常用药物有格列本脲、格列吡嗪、格列齐特等。其不良反应有低血糖、体重增加、皮肤过敏、食欲减退等。其禁忌证或不适应证为:T1DM,有严重并发症或β细胞功能很差的T2DM,儿童糖尿病,孕妇、哺乳期妇女,大手术围术期,全胰腺切除术后,对硫脲类过敏或有严重不良反应者不应使用该类药物。

2、格列奈类

具有吸收快、起效快和作用时间短的特点,主要用于控制餐后高血糖,也有一定降低空腹血糖作用,较适用于T2DM早期餐后高血糖阶段或以餐后高血糖为主的老年病人。常用药物有瑞格列奈、那格列奈和米格列奈等。常见的不良反应为低血糖和体重增加。其禁忌证或不适应证与磺脲类相同。

3、双胍类

作为T2DM治疗一线用药,可单用或联合其他药物。与胰岛素联合应用可能减少胰岛素用量和血糖波动。目前广泛应用的是二甲双胍。其不良反应有皮肤过敏、维生素B12缺乏及消化道反应等。其禁忌证或不适应证有:肾功能不全(肾小球滤过率<45ml/min)、肝功能不全、缺氧及高热病人禁忌,慢性胃肠病、慢性营养不良不宜使用;T1DM不宜单独使用本药;T2DM合并急性严重代谢紊乱、严重感染、缺氧、外伤、大手术、孕妇和哺乳期妇女等;对药物过敏或有严重不良反应者;酗酒者。

4、格列酮类

可单独或与其他降糖药物合用治疗T2DM,尤其是肥胖、胰岛素抵抗明显者。常用药物有罗格列酮和吡格列酮。体重增加和水肿是常见副作用,在与胰岛素合用时更加明显。其禁忌证或不适应证为:不宜用于T1DM、孕妇、哺乳期妇女和儿童。有心力衰竭【纽约心脏学会(NYHA)心功能分级Ⅱ级以上】、活动性肝病或转氨酶升高超过正常上限2.5倍以及严重骨质疏松和骨折病史的病人应禁用。现有或既往有膀胱癌病史的病人或存在不明原因肉眼血尿的病人禁用吡格列酮。

5、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AGI)

适用于以碳水化合物为主要食物成分,或空腹血糖正常(或不太高)而餐后血糖明显升高者。TlDM病人在胰岛素治疗基础上加用AGl有助于降低餐后高血糖。常用的有阿卡波糖、福格列波糖和米格列醇。AGI应在进食第一口食物后立即服用。常见不良反应为胃肠道反应,如腹胀、排气增多或腹泻。其禁忌证或不适应证有:不宜用于有胃肠功能紊乱者、孕妇、哺乳期妇女和儿童。TlDM病人不宜单独使用。肠道吸收甚微,通常无全身毒性反应,但肝、肾功能不全者仍应慎用。

6、胰岛素(皮下注射)

是控制高血糖的重要和有效手段。

(1)适应证

各种严重的糖尿病急性或慢性并发症;手术、妊娠和分娩;新发病且与TIDM鉴别困难的消瘦糖尿病病人;新诊断的T2DM伴有明显高血糖;或在糖尿病病程中无明显诱因出现体重显著下降者;T2DMβ细胞功能明显减退者;某些特殊类型糖尿病。

(2)胰岛素的不良反应

胰岛素的主要不良反应是低血糖,与剂量过大和(或)饮食失调有关。胰岛素治疗初期可因钠潴留而发生轻度水肿,可自行缓解;部分病人出现视物模糊,为晶状体屈光改变,常于数周内自然恢复。胰岛素过敏反应通常表现为注射部位瘙痒或荨麻疹样皮疹,罕见严重过敏反应。处理措施包括更换胰岛素制剂,使用抗组胺药和糖皮质激素以及脱敏疗法等。严重者需停止或暂时中断胰岛素治疗。脂肪营养不良为注射部位皮下脂肪萎缩或增生,停止在该部位注射后可缓慢自然恢复,应经常更换注射部位以防止其发生。

7、其他药物

口服药物还有DPP-IV抑制剂和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SGLT-2)抑制剂,皮下注射药物有GLP-1受体激动剂。DPP-IV抑制剂有沙格列汀、西格列汀、维格列汀等;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SGLT-2)抑制剂有达格列净、坎格列净和恩格列净;GLP-1受体激动剂常用药物有艾塞那肽和利拉鲁肽。

手术治疗

出现多发性疖、毛囊炎等症状时,必要时可行切开引流以缓解症状。

疾病相关 更多»
抑郁症是终身病吗

抑郁症并非一定是终身病,但存在复发风险,部分患者可能经历慢性或反复发作的病程。通过规范治疗和长期管理,多数患者可实现临床痊愈并维持良好社会功能,但仍有30%-50%患者可能经历病情反复。抑郁症的病程具有显著异质性。首次发作患者经系统治疗后,60%-70%可在6-12个月内达到临床痊愈。然而,抑郁症具有高复发率特征,未接受维持治疗的患者1年内复发率可达40%-50%,5年内复发率超过80%。复发风险与遗传易感性、残留症状、社会心理应激、治疗依从性等因素密切相关

徐莉萍 主任医师
艾滋病发热用抗生素治疗有效吗

艾滋病发热用抗生素治疗是否有效取决于发热原因。如果发热是由细菌性感染引起,用抗生素治疗可能有效;如果发热是由艾滋病病毒本身或机会性感染(如病毒、真菌、寄生虫等)引起,用抗生素治疗通常没有效。当艾滋病患者发热是由细菌性感染引起时,抗生素治疗通常是有效的。因为抗生素能够针对细菌进行杀菌或抑菌,从而控制感染并缓解发热症状。在这种情况下,医生会根据感染部位和可能的病原菌选择合适的抗生素进行治疗。艾滋病患者发热若是由艾滋病病毒本身引起的,如病毒血症期,或是由机会性感染引起,抗生素治疗通常没有效

李晖 主任医师
疾病专区 更多»
皮肤病
带状疱疹 毛囊炎 尖锐湿疣 手足口病 水痘 风疹
黑癣 叠瓦癣 癣菌疹 毛癣 脓癣 明癣
寄生虫病
蛲虫病 包虫病 蛔虫病 钩虫病 绦虫病 肝吸虫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