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固醇后脂膜炎

什么是类固醇后脂膜炎?

  • 发病部位:皮肤及其附属
  • 常见病因:
  • 挂号科室:皮肤病科
  • 检查项目:
  • 典型症状:
  • 注意事项:
什么是类固醇后脂膜炎?

类固醇后脂膜炎指类固醇激素的并发症之一,是指患者在使用了大剂量的类固醇激素后突然停止使用或过早的减量等用药不当原因引起脂肪细胞变性和损伤而出现皮下结节性脂膜炎。此病儿童多发,其临床表现为在身体的臀部、躯干等皮下脂肪多的部位出现大小不等、境界明显的皮下结节,颜色可同肤色也可出现潮红,按压时通常伴有痛感,病程较长,一般可自行消失。

类固醇后脂膜炎是什么? 更多»

导致类固醇后脂膜炎的原因可能是用了大剂量的类固醇激素以后,突然的停止食用或者是过快的减量所致皮下结节性脂膜炎,又称为类固醇激素后脂膜炎,能不能治愈,如果继续的使用一些激素类药物的话,就会有效缓解但是具体还是建议去医院根据实际病情来决定治疗方法。

相关医生 更多»
罗迪青

罗迪青 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东院 皮肤科

擅长: 湿疹、神经性皮炎、荨麻疹、皮肤真菌感染、银屑病等皮肤病以及尖锐湿疣、梅毒、淋病等...

相关医院 更多»
西京医院
西京医院

电话:

地址:

北京协和医院
北京协和医院

电话:01065296114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帅府园一号(东院);北京市西城区大木仓胡同41号(西院)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电话:021-52889999(本院...

地址:总院:上海市乌鲁木齐中路12号;东院:浦东新区红枫路525号(近明月路);北院:宝山区陆翔路108号(镜泊湖路518号);江苏路分部:江苏路796号;静安分院:上海市西康路259号(新闸路口);肝病门诊:上海市静安区长乐路1040号;西院:闵行区金光路958号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电话:0731-85295999,0...

地址:本院:长沙市人民中路139号;五官科楼:韶山北路168号(湖南大剧院对面)

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电话:029-87679000(总机...

地址:总院:西安市西五路157号;大明宫院区:西安市新城区建强路5号(圣远广场C座)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电话:024-961200(总机),...

地址:沈阳和平区南京街155号

疾病相关 更多»
多人感染甲流后出现面瘫

多人感染甲流后出现面瘫,主要是因为甲型流感病毒感染引发的免疫反应及病毒直接侵袭,影响了面神经的正常功能。甲型流感病毒感染人体后,一方面,病毒可直接侵犯面神经,导致神经炎症、水肿,影响神经传导功能,造成面神经支配区域的肌肉运动障碍。另一方面,人体免疫系统在对抗甲流病毒时,可能出现免疫紊乱,产生的免疫细胞和抗体在攻击病毒的同时,错误地攻击面神经组织,引发自身免疫性炎症,使面神经受损

周香雪 副主任医师
餐后血糖20严重吗

餐后血糖20mmol/L是严重的。无论是对于糖尿病患者还是普通人,这一数值都远超正常范围(餐后2小时血糖应低于7.8mmol/L),意味着血糖代谢出现严重异常,可能引发急性并发症和长期健康风险。短期内,如此高的血糖水平会导致渗透性利尿,使患者出现多尿、口渴、乏力等症状,严重时可引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或高渗高血糖综合征,表现为恶心呕吐、呼吸深快、意识模糊甚至昏迷,若不及时救治,会危及生命

徐文明 副主任医师
孕妇餐后两小时血糖正常值范围

孕妇餐后两小时血糖正常值范围为小于6.7mmol/L。孕期孕妇体内激素变化,会拮抗胰岛素作用,降低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影响血糖调节。若餐后两小时血糖超正常范围,会增加巨大儿风险,因高血糖经胎盘刺激胎儿胰岛细胞,促其分泌过多胰岛素,使胎儿躯体过度发育。还可能引发胎儿生长受限,胎盘血管病变影响胎儿营养供应。同时,孕妇患妊娠期高血压等风险也会增加。若餐后两小时血糖低于正常范围,提示可能营养不良,影响胎儿正常发育,导致生长缓慢或低体重儿,还可能使孕妇出现头晕等不适症状,危及母婴安全

高羽 主任医师
餐后3小时血糖正常值

餐后3小时血糖正常值通常应接近空腹血糖水平,一般在3.9-6.1mmol/L。不过,这一数值并非绝对,会受到多种因素影响。从生理机制来看,进食后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被分解为葡萄糖进入血液,导致血糖升高。正常情况下,胰岛素等激素会调节血糖水平,使其在餐后2-3小时逐渐恢复到接近空腹时的状态。但每个人的身体状况不同,代谢速度存在差异。比如,年轻人新陈代谢快,血糖恢复速度可能相对较快;而老年人代谢减缓,血糖恢复到正常范围的时间可能稍长。饮食结构也会对餐后3小时血糖产生影响

邓春颖 主任医师
疾病专区 更多»
皮肤病
带状疱疹 毛囊炎 尖锐湿疣 手足口病 水痘 风疹
黑癣 叠瓦癣 癣菌疹 毛癣 脓癣 明癣
寄生虫病
蛲虫病 包虫病 蛔虫病 钩虫病 绦虫病 肝吸虫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