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皮质激素依赖性皮炎
糖皮质激素依赖性皮炎的诊断

诊断

医生会先询问一些基本情况,如既往疾病史、用药史等,再根据患者皮损的分布范围、大小、颜色等,即可明确诊断。还会注意与痤疮、酒渣鼻、脂溢性皮炎、念珠菌性皮炎、玫瑰痤疮、面部湿疹、口周皮炎、面部播散性粟粒性狼疮、特应性皮炎等疾病进行鉴别。

鉴别诊断

1、痤疮

常见于青春期,其皮损多发于颜面,尤其是前额、颊部,其次为胸背和肩胛部,对称分布。初起为与毛囊一致的丘疹,挤压可见乳白色脂栓排出,可见黑头粉刺、白头粉刺,病情发展可出现炎性丘疹、脓疱,重者出现囊肿或结节,愈后留下瘢痕。常伴有面部脂溢,出油多,毛孔粗大。

2、酒渣鼻

常见于中年人,其皮损以面部中央区为主,早期表现为红斑、毛细血管扩张,以后出现丘疹、脓疱及结节。

3、脂溢性皮炎

多见于成年人及新生儿,多见于皮脂溢出部位,如头面、胸背等。典型损害为带油腻性鳞屑的黄红色斑片或斑丘疹,严重时可有渗液,或干性红斑上有灰白色糠枇样鳞屑,可伴有不同程度的瘙痒,无糖皮质激素长期外用史。

4、念珠菌性皮炎

具有一定传染性,是由于念珠菌的感染以及机体的免疫力低下导致,一般皮损出现后才会产生瘙痒的症状。

5、接触性皮炎

常限于接触部位,皮损较单一,有水肿、水疱境界清楚,有痒或灼热感,去除病因后,痊愈较快,不再接触就不会复发。

6、玫瑰痤疮

多分布于鼻尖、鼻周、面颊,局部常伴有毛细血管扩张,晚期形成鼻赘。无糖皮质激素长期外用史。

7、面部湿疹

多为红斑片,上可见丘疹、丘疱疹、结痂,可有糜烂、渗出、肿胀,瘙痒。皮损形态多样,日久者可皮损肥厚、苔藓化,脱屑。无糖皮质激素长期外用史。

8、口周皮炎

是好发于上唇、鼻唇沟、鼻等处的散在丘疹、丘疱疹,基底红或融合成片,皮损与唇红缘之间围绕 5 mm 宽的皮肤区域不受累。病程周期发作,可伴有轻度或中度瘙痒和烧灼感。无糖皮质激素长期外用史。

9、面部播散性粟粒性狼疮

皮损多分布于下眼睑及鼻周,表现为扁平或半球形丘疹或小结节,呈暗红色或褐色,质地柔软。典型皮损用玻片按压时,可见苹果酱色小点。

10、特应性皮炎

部位相对固定,与是否长期接触糖皮质激素外用药无关。一般是慢性迁延经过,婴儿期、儿童期表现为肘窝、腘窝、面部出现的红斑、丘疹、丘疱疹、糜烂、渗出;成人期皮损逐渐转为干燥、肥厚、苔藓样变,以肘窝、腘窝、颈部为主。

糖皮质激素依赖性皮炎的类型

1、根据皮损发生部位的不同可分为:

(1)口周型:皮损主要分布于口周离唇 3~5 mm 的区域。

(2)面部中央型:皮损主要分布于两侧面颊、下眼睑、鼻部及额部,通常口唇周围皮肤正常。

(3)弥散型:皮损分布于整个面部、额部和口周皮肤。

2、根据不同的临床表现可分为:

(1)面部皮炎型:面部干燥,有发热感及兴奋易潮红,有对称分布的红斑、斑丘疹,毛细血管扩张,主要分布在两颊。

(2)痤疮样皮炎型:面部出现痤疮样皮疹,可以有粉刺、丘疹、丘疱疹、脓疱等,一般不会出现重型痤疮的结节、囊肿等皮疹。

(3)毳毛增生型:

疾病相关 更多»
人体毛绒性腺激素多少是怀孕

人体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的数值超过正常非孕期范围(通常为5IU/L或10mIU/mL,具体因检测方法和医院标准略有差异)时,可初步判断为怀孕,但需结合动态监测和医学检查综合确认。HCG是胎盘滋养层细胞分泌的糖蛋白激素,未怀孕时数值通常在0-5IU/L或0-10mIU/mL之间。受孕后,受精卵着床后约7天,血液中即可检测到HCG升高,数值随孕周增加而快速上升

范良生 副主任医师
50岁补雌激素的中成药

50岁女性补充雌激素的中成药需根据症状和体质辨证选用,常用药物包括坤泰胶囊、定坤丹、乌鸡白凤丸、六味地黄丸及更年宁心胶囊,均需在专业医师指导下合理使用。坤泰胶囊由熟地黄、黄连、白芍等组成,具有滋阴清热、安神除烦的功效,适用于阴虚火旺型更年期综合征,表现为潮热面红、自汗盗汗、失眠多梦等症状,其通过调节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改善卵巢功能,间接提高雌激素水平

曾科学 主任医师
疾病专区 更多»
皮肤病
带状疱疹 毛囊炎 尖锐湿疣 手足口病 水痘 风疹
黑癣 叠瓦癣 癣菌疹 毛癣 脓癣 明癣
寄生虫病
蛲虫病 包虫病 蛔虫病 钩虫病 绦虫病 肝吸虫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