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皮质激素依赖性皮炎
糖皮质激素依赖性皮炎的诊断

诊断

医生会先询问一些基本情况,如既往疾病史、用药史等,再根据患者皮损的分布范围、大小、颜色等,即可明确诊断。还会注意与痤疮、酒渣鼻、脂溢性皮炎、念珠菌性皮炎、玫瑰痤疮、面部湿疹、口周皮炎、面部播散性粟粒性狼疮、特应性皮炎等疾病进行鉴别。

鉴别诊断

1、痤疮

常见于青春期,其皮损多发于颜面,尤其是前额、颊部,其次为胸背和肩胛部,对称分布。初起为与毛囊一致的丘疹,挤压可见乳白色脂栓排出,可见黑头粉刺、白头粉刺,病情发展可出现炎性丘疹、脓疱,重者出现囊肿或结节,愈后留下瘢痕。常伴有面部脂溢,出油多,毛孔粗大。

2、酒渣鼻

常见于中年人,其皮损以面部中央区为主,早期表现为红斑、毛细血管扩张,以后出现丘疹、脓疱及结节。

3、脂溢性皮炎

多见于成年人及新生儿,多见于皮脂溢出部位,如头面、胸背等。典型损害为带油腻性鳞屑的黄红色斑片或斑丘疹,严重时可有渗液,或干性红斑上有灰白色糠枇样鳞屑,可伴有不同程度的瘙痒,无糖皮质激素长期外用史。

4、念珠菌性皮炎

具有一定传染性,是由于念珠菌的感染以及机体的免疫力低下导致,一般皮损出现后才会产生瘙痒的症状。

5、接触性皮炎

常限于接触部位,皮损较单一,有水肿、水疱境界清楚,有痒或灼热感,去除病因后,痊愈较快,不再接触就不会复发。

6、玫瑰痤疮

多分布于鼻尖、鼻周、面颊,局部常伴有毛细血管扩张,晚期形成鼻赘。无糖皮质激素长期外用史。

7、面部湿疹

多为红斑片,上可见丘疹、丘疱疹、结痂,可有糜烂、渗出、肿胀,瘙痒。皮损形态多样,日久者可皮损肥厚、苔藓化,脱屑。无糖皮质激素长期外用史。

8、口周皮炎

是好发于上唇、鼻唇沟、鼻等处的散在丘疹、丘疱疹,基底红或融合成片,皮损与唇红缘之间围绕 5 mm 宽的皮肤区域不受累。病程周期发作,可伴有轻度或中度瘙痒和烧灼感。无糖皮质激素长期外用史。

9、面部播散性粟粒性狼疮

皮损多分布于下眼睑及鼻周,表现为扁平或半球形丘疹或小结节,呈暗红色或褐色,质地柔软。典型皮损用玻片按压时,可见苹果酱色小点。

10、特应性皮炎

部位相对固定,与是否长期接触糖皮质激素外用药无关。一般是慢性迁延经过,婴儿期、儿童期表现为肘窝、腘窝、面部出现的红斑、丘疹、丘疱疹、糜烂、渗出;成人期皮损逐渐转为干燥、肥厚、苔藓样变,以肘窝、腘窝、颈部为主。

糖皮质激素依赖性皮炎的类型

1、根据皮损发生部位的不同可分为:

(1)口周型:皮损主要分布于口周离唇 3~5 mm 的区域。

(2)面部中央型:皮损主要分布于两侧面颊、下眼睑、鼻部及额部,通常口唇周围皮肤正常。

(3)弥散型:皮损分布于整个面部、额部和口周皮肤。

2、根据不同的临床表现可分为:

(1)面部皮炎型:面部干燥,有发热感及兴奋易潮红,有对称分布的红斑、斑丘疹,毛细血管扩张,主要分布在两颊。

(2)痤疮样皮炎型:面部出现痤疮样皮疹,可以有粉刺、丘疹、丘疱疹、脓疱等,一般不会出现重型痤疮的结节、囊肿等皮疹。

(3)毳毛增生型:

疾病相关 更多»
生长激素能长高几厘米

生长激素在骨骺未闭合时,对身高的增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一般可以带来每年5-10厘米的身高增长。然而,一旦骨骺闭合,生长激素则无法再发挥这一作用,身高通常不会再因生长激素而继续增长。生长激素之所以能在骨骺未闭合时促进身高增长,是因为它能刺激软骨细胞的增殖和分化,推动骨骼的纵向生长。这一过程是青春期身高快速增长的重要机制之一。但当骨骺闭合后,骨骼的生长板钙化,软骨细胞停止分裂,生长激素便失去了作用靶点,无法再促进身高的增长。因此,骨骺的闭合状态是决定生长激素能否发挥增高作用的关键因素

徐文明 副主任医师
褪黑素是激素吗

褪黑素一般是激素。这是一种由人体脑松果体分泌的胺类激素,它在人体内起着至关重要的调节作用,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节律和睡眠模式的关键因素。褪黑素是由松果体分泌的对机体生理过程起调节作用的活性物质。褪黑素在人体内起着调控生物钟、促进睡眠等重要作用。其分泌具有明显的昼夜节律,白天分泌受抑制,晚上分泌活跃,这种分泌模式有助于人体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维持正常的生理节律。此外,褪黑素还具有一定的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活性和清除自由基抗氧化能力,对保护机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褪黑素在医学和保健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闫振文 副主任医师
疾病专区 更多»
皮肤病
带状疱疹 毛囊炎 尖锐湿疣 手足口病 水痘 风疹
黑癣 叠瓦癣 癣菌疹 毛癣 脓癣 明癣
寄生虫病
蛲虫病 包虫病 蛔虫病 钩虫病 绦虫病 肝吸虫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