荨麻疹和获得性血管性水肿多见于过敏体质,主要因机体肥大细胞活化释放组胺及其他活性物质导致,病因复杂,主要分为外源性、内源性因素。遗传型血管水肿则与遗传有关。
1、外源性因素
(1)食物:最常见有巧克力、贝壳类(虾、蟹)、草莓、番茄、核桃、坚果、花生、牛奶、鸡蛋等。
(2)食品添加剂:如防腐剂、人工色素、抗氧化剂和酵素等,包括酵母、水杨酸盐、鱼白蛋白、偶氮染料、苯甲酸衍生物、亚硫酸盐等。
(3)药物:常见有青霉素类抗生素、非甾体抗炎药、血清制剂、各种疫苗、麻醉药等。
(4)感染:包括病毒、细菌、真菌等各种微生物和寄生虫感染。
(5)吸入物:常见有花粉、动物皮屑和毛发、羽毛、尘螨、甲醛、真菌等。
(6)物理因素:包括冷、热、震动、日光、摩擦和压力等。
2、内源性因素
(1)精神因素:如情绪波动、精神紧张、抑郁等可诱发或加重荨麻疹和获得性血管性水肿。
(2)系统性疾病:患有糖尿病、系统性红斑狼疮、恶性肿瘤、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溃疡性结肠炎、肾病、慢性胆囊炎、白血病、骨髓瘤等疾病时,容易发生荨麻疹。
3、遗传因素
遗传型血管性水肿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又称Quincke水肿,由于C1酯酶抑制物(C1INH)的)减低、缺乏或无活性,导致C1异常活化并从C2分解出激肽,使血管通透性升高,引起组织水肿。此外,部分类型的荨麻疹也可能与遗传有关。
燕窝果性质偏凉,属于凉性水果,但具体寒性程度因人而异,体质偏热者适量食用可清热降火,体质偏寒或脾胃虚弱者过量食用可能引发不适。燕窝果的凉性特质源于其性味归经属性。中医认为,燕窝果性味甘、酸,归肺、胃、大肠经,具有清热降火、润肺止咳、生津止渴的功效。其凉性可中和体内热邪,缓解热病口渴、烦躁等症状,适合体质偏热或夏季食用。然而,凉性食物易伤阳气,若体质偏寒(如手脚冰凉、畏寒怕冷)或脾胃虚弱(如易腹泻、腹胀)者过量食用,可能加重体内寒气,导致胃痛、胃胀、腹泻等不良反应
小儿咽扁颗粒和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通常可以一起服用,但必须严格遵医嘱,不可自行决定。小儿咽扁颗粒是中成药,主要成分含金银花、桔梗等,具有清热利咽、解毒止痛的功效,常用于治疗急性咽炎、扁桃体炎等引起的咽喉肿痛。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是复方西药,含对乙酰氨基酚、马来酸氯苯那敏等成分,主要用于缓解儿童普通感冒或流行性感冒引起的发热、头痛、流鼻涕等症状。两种药物作用机制不同,针对的症状不同,且无明确药物相互作用禁忌,理论上可联合使用以缓解感冒伴随的咽喉疼痛。但需注意,儿童用药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