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瑰糖疹

什么是玫瑰糖疹?

  • 发病部位:躯干
  • 常见病因:
  • 挂号科室:皮肤病科
  • 检查项目:
  • 典型症状:
  • 注意事项:
什么是玫瑰糖疹?

玫瑰糖疹是指由于免疫系统功能障碍或者感染等因素导致皮肤出现红色斑丘疹的一类疾病,该病主要见于青年男性,春秋两季好发。其临床主要表现为皮肤出现红色斑丘疹,改丘疹表现为椭圆形、表面有糠状皮屑、边缘清楚、瘙痒难忍、好发于四肢近端和躯干部位。这类疾病一般可以自愈,无需服用任何药物。

玫瑰糖疹是怎么引起的 更多»

玫瑰糠疹可能是身体中受到了细菌感染所引起的,也有可能是口服的药物或者是饮食的原因,身体免疫功能紊乱。玫瑰糠疹属于一种自限性炎症皮肤病,病情比较复杂,需要到医院进行全面检查。皮肤会出现红斑和瘙痒的现象,可以口服抗组胺和抗过敏的药品,要注意皮肤的干净和卫生。

相关医生 更多»
罗迪青

罗迪青 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东院 皮肤科

擅长: 湿疹、神经性皮炎、荨麻疹、皮肤真菌感染、银屑病等皮肤病以及尖锐湿疣、梅毒、淋病等...

相关医院 更多»
西京医院
西京医院

电话:

地址:

北京协和医院
北京协和医院

电话:01065296114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帅府园一号(东院);北京市西城区大木仓胡同41号(西院)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电话:021-52889999(本院...

地址:总院:上海市乌鲁木齐中路12号;东院:浦东新区红枫路525号(近明月路);北院:宝山区陆翔路108号(镜泊湖路518号);江苏路分部:江苏路796号;静安分院:上海市西康路259号(新闸路口);肝病门诊:上海市静安区长乐路1040号;西院:闵行区金光路958号

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医院(研究所)
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医院(研究所)

电话:025-85478999,02...

地址:中国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蒋王庙街12号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电话:0731-89752088/2...

地址:中国湖南长沙市湘雅路87号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电话:0731-85295999,0...

地址:本院:长沙市人民中路139号;五官科楼:韶山北路168号(湖南大剧院对面)

疾病相关 更多»
梅毒疹有什么症状

梅毒疹是梅毒螺旋体感染后皮肤黏膜损害的一种表现,通常会有硬下疳、斑疹、丘疹、扁平湿疣以及神经系统损害等症状出现。1、硬下疳:硬下疳是梅毒疹的早期症状,表现为单个、无痛、硬结性、边缘清晰的溃疡,表面可伴有分泌物,通常发生在生殖器、会阴、口腔等部位。2、斑疹:斑疹是梅毒疹在二期时的主要症状,表现为广泛分布的、直径约1~2毫米的、圆形或椭圆形的、扁平的、红色或粉红色的皮疹,多出现在躯干和四肢。3、丘疹:丘疹与斑疹同时出现,稍高于皮面,可伴有轻度瘙痒,广泛分布在躯干和四肢,严重时可融合成片

王霞 副主任医师
玫瑰痤疮会持续一生吗

玫瑰痤疮一般不会持续一生,它是一种可以控制和治疗的面部皮肤病,尽管治疗过程可能相对较长且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因为其发病机制和影响因素是可以被干预和管理的。虽然玫瑰痤疮的确切病因尚不完全清楚,但普遍认为与遗传、内分泌、免疫机能下降、不良生活习惯等因素有关。通过积极的治疗和合理的生活方式调整,可以有效地控制病情,减轻症状,甚至实现长期的缓解。玫瑰痤疮通常采用综合疗法,包括调整饮食、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等。患者应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药物治疗包括甲硝唑凝胶、异维A酸软胶囊等

王霞 副主任医师
正常人喝葡萄糖会怎样

正常人喝葡萄糖,其生理效应因摄入量而异,适量饮用时,葡萄糖作为人体直接可用的能量来源,能迅速为身体补充所需能量,维持日常生理活动所需;然而,当长期且大量摄入时,则可能对身体产生一系列不良影响,如肥胖、糖尿病、高血脂等。一、正常喝葡萄糖能补充能量1、提高肌肉力量:喝葡萄糖可以增加运动时肌肉的能量供应,提高肌肉力量和耐力。2、调节血糖:在空腹或低血糖状态下,摄入适量的葡萄糖可以提高血糖水平,维持正常的血糖浓度,避免因低血糖引起的不适症状,如头晕、乏力等

徐文明 副主任医师
益气糖康胶囊真的能降糖吗

益气糖康胶囊确实具有一定的降糖作用,但应在医生指导下合理使用,并结合饮食控制、适量运动等综合治疗措施,以更好地控制血糖水平。益气糖康胶囊主要由绞股蓝、黄芪、天花粉、葛根、山楂、胡芦巴等多种中药成分组成,具有益气养阴、温阳活血的功效。这些中药成分能够促进机体气血运行,帮助恢复阴阳平衡,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辅助降低血糖。临床上,它常被用于改善气阴两虚型糖尿病引起的口渴喜饮、消谷善饥、小便量多、神疲乏力等症状

徐文明 副主任医师
疾病专区 更多»
皮肤病
带状疱疹 毛囊炎 尖锐湿疣 手足口病 水痘 风疹
黑癣 叠瓦癣 癣菌疹 毛癣 脓癣 明癣
寄生虫病
蛲虫病 包虫病 蛔虫病 钩虫病 绦虫病 肝吸虫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