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在发病前多有局部外伤史或感染史。皮损最初发生在指(趾)远端,出现红斑、脓疱等表现,然后可逐渐向近端进展。随着病情的进展,部分患者可发生红皮病,并可因此而死亡。
典型症状
1、皮损发病部位及进展特点
最初在指(趾)远端处背侧皮肤,尤其是甲的周围,缓慢发展,逐渐向上呈匍行性蔓延,可停留在初发部位,亦可此起彼伏,绵延不断,并不断向上扩展,累及手背、足背,甚至泛发全身。
2、皮损特征
(1)原发性损害为皮肤出现红斑,在红斑基础上发生群集粟粒大小脓疱,甲周明显,脓疱干涸后结痂。自觉轻度瘙痒或灼痛。反复发作部位结缔组织增生,可导致皮肤肥厚、干燥、脱屑;局部皮肤可出现萎缩,指、趾变尖细或末节缺失,可伴骨脱钙、骨萎缩、骨纤维化等骨质改变。
(2)出现甲损害的患者表现为甲板失去光泽,呈灰白色、污秽色,有纵横沟。病变持续或较重时则甲板脱落。甲床上可以红肿糜烂,反复出现小脓疱。
(3)部分患者有黏膜损害,可以发生在舌背、口腔、鼻腔、尿道、女性外阴等处黏膜,表现为红斑、脓疱、白色假膜、皲裂,或沟纹加深为沟状舌。
(4)一些患者表现为泛发型皮损。多数先有局部病灶,长时期后,四肢、躯干、外阴部、颈部、头面部发生对称性红斑,表面有脓疱。
伴随症状
泛发型连续性肢端皮炎患者可伴有发热、寒战、肝脾大、关节炎等全身症状。
并发症
个别患者发生红皮病,最后因此而死亡。
室性早搏是指心脏在心动过程中出现的一种异常心搏,它通常发生在心脏的室上部。室性早搏在一定程度上是正常的,但如果出现频繁室性早搏,就可能会引起一些不适的症状,如胸闷、气短等。造成频繁室性早搏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它可能和心脏疾病有关,也可能和其他因素有关。一些初步认识到的常见原因包括:心脏肌肉收缩过早或过强、应激、过度疲劳、咖啡因、药物滥用等。频繁室性早搏可能会引起一些不适的症状,如心慌、胸闷、气短等。然而,大多数情况下,频繁室性早搏并不危险,只是会给患者带来一些不适
房性早搏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指的是心房提前发生的电活动,导致心脏提前收缩。房性早搏的发生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心脏结构异常、心脏疾病、药物影响、电解质紊乱、精神压力等。对于房性早搏的治疗,主要取决于其症状的严重程度和潜在的病因。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治疗方法:1.观察和监测:对于无症状或症状轻微的房性早搏,通常不需要特殊治疗,只需定期进行心电图检查或动态心电图监测,以观察早搏的频率和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