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
根据患者既往不洁性生活史、癣病患者接触史等情况,以及虫蚀状脱发等临床表现,再结合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病理检查等多种检查结果,通常不难诊断。诊断过程中还需与黄癣、黏蛋白性秃发、秃发性毛囊炎等进行鉴别。
鉴别诊断
1、黄癣
俗称“痢痢头”、“秃疮”,是皮肤癣菌毛发感染的最严重形式。皮损初为针尖大小的淡黄色斑点,表面覆盖薄片状鳞屑,后皮损逐渐扩大为黄豆大小的淡黄色痂,周边翘起,中央紧附着头皮形如碟状(黄癣痂),去除厚痂后可见潮红色的糜烂面。严重者黄癣痂可覆盖整个头皮。真菌在发内生长,可造成病发干枯、无光泽,变细、变脆、易折断,还可破坏毛囊引起永久性脱发,愈后遗留萎缩性瘢痕。患者常伴不同程度的瘙痒和疼痛,并有特殊的鼠臭味。
2、黏蛋白性秃发
脱发斑为非炎症性鳞屑斑或炎症性红斑,其上有群集性毛囊性丘疹,有时可从毛囊性丘疹中挤出黏蛋白,组织病理早期可见外毛根鞘内黏蛋白沉积,后期可见毛囊内大的黏蛋白充盈性囊性间隙。
3、秃发性毛囊炎
先发生毛囊化脓性炎症,愈后呈萎缩型瘢痕,易反复再发。
血常规无法查出梅毒,其检测范围仅限于血液中的细胞成分,而梅毒需通过特异性血清学检测确诊。血常规检查的核心项目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计数及血红蛋白含量等,主要用于评估贫血、感染或凝血功能障碍等常规健康问题。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引发的性传播疾病,其病原体不会直接导致血常规指标(如白细胞、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出现显著异常,因此通过血常规无法筛查或诊断梅毒
如果小红点是由于口腔溃疡、舌炎、食物刺激或上火等非梅毒因素引起,则通常不是梅毒;而如果小红点伴随梅毒的典型症状,且患者有梅毒感染的高危行为史,则可能是梅毒。舌尖出现小红点在多数情况下与口腔黏膜的局部病变有关。例如,口腔溃疡可能因维生素缺乏、免疫力下降或口腔卫生不佳导致,表现为舌尖或口腔其他部位的疼痛性小红点;舌炎则可能由细菌感染、真菌感染或过敏引起,表现为舌尖红肿、疼痛或小红点;此外,食用辛辣、过热或刺激性食物也可能导致舌尖短暂性充血,形成小红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