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原则
患者的基本情况如年龄、生育史、既往疾病史、家族史、手术史等,再结合其临床症状及体征,并参考一系列检查结果如尿常规检查、尿培养检查、尿道活动度检测、X线检查、超声检查、漏尿点压(LPP)测定、尿流动力学检查、膀胱镜检查等,即可明确诊断。
诊断依据
1、典型的临床表现:打喷嚏、咳嗽、大笑或提取重物等腹压增高时,可出现不自主的尿液自尿道外口渗漏。
2、患者无泌尿系其他症状:疼痛、血尿、排尿困难、尿路刺激症状、下腹或腰腹部不适等症状,以及排除尿路感染等引起的尿失禁。
3、压力诱发试验:患者取截石位,观察尿道口,在其咳嗽或用力增加腹压时尿液溢出,而患者并无排尿感。停止加压后,尿流立即停止,则为阳性。
鉴别诊断
需要注意与急迫性尿失禁、充盈性尿失禁、真性尿失禁膀胱等疾病进行鉴别。
1、压力性尿失禁根据漏尿点压(LPP)测定,可分为:
将测压管放入膀胱并充盈膀胱,记录发生尿漏时的膀胱内压力,此压力即为漏尿点压。高于11.8kPa为轻度高于11.8kPa,低于5.88kPa为重度。
2、压力性尿失禁根据腹压尿漏点压(ALPP),可分为:
(1)Ⅰ型压力性尿失禁:ALPP≥90cmH2O。
(2)Ⅱ型压力性尿失禁:ALPP60~90cmH2O。
(3)Ⅲ型压力性尿失禁:ALPP≤60cmH2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