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
医生会根据乳腺癌的病史及病变部位的皮损表现,再结合肿瘤标志物检查、CT检查、全身骨显象、B超、病理检查等辅助检查结果作出诊断。在诊断的过程中,需排除丹毒、硬斑病、放射性皮炎等疾病。
鉴别诊断
1、丹毒
丹毒是指由A组β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的皮肤及皮下组织内淋巴管及其周围软组织的急性炎症。好发于小腿及头面部,患者常有感染史。起病急,常先有全身不适、畏寒、发热、头痛、恶心、呕吐等前驱症状。皮损自觉灼热、疼痛。皮损及全身症状多在4~5天达高峰,消退后局部留有轻度色素沉着及脱屑。全身中毒症状及病理检查可以鉴别二者。
2、硬斑病
硬斑病又称局限性硬皮病,多见于20~50岁中青年女性,男女发病率比约为1:3,是一种局限性或弥漫性皮肤的纤维化或硬化为特征的疾病。实验室检查及病理检查可以鉴别二者。
3、放射性皮炎
放射性皮炎是指由各种类型电离辐射照射皮肤黏膜引起的急性和慢性损伤。急性放射性皮炎为短期内接受大剂量辐射所致,早期反应与热灼伤相似。慢性放射性皮炎由于长期反复接受小剂量放射线辐射所致,表现为皮肤干燥、萎缩,汗腺、皮脂腺分泌减少,皮下组织萎缩及纤维化,毛细血管扩张、色素沉着或减退,可有毛发稀疏、脱落以及甲出现条纹、变脆、脱落。严重放射性皮炎可出现顽固性溃疡和继发癌变。病史及病理检查可以鉴别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