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内低压综合征
颅内低压综合征的诊断

诊断

根据病史、体位性头痛典型的表现(站立或坐起时头痛加重,卧位时减轻或消失),结合腰穿脑脊液压力<70mmH2O多可作出诊断。必要时需做头颅CT、MRI等检查来明确诊断。医生在诊断过程中,还应注意与颅内高压综合征、蛛网膜下腔出血、癫痫小发作、前庭疼痛等相鉴别。

鉴别诊断

1、颅内高压综合征

颅内压增高时可导致头痛、呕吐,多在活动、站立后减轻,久卧后加重,严重者可呈喷射性呕吐。常有眼底视乳头水肿,腰穿脑脊液压力高于正常。头颅X线检查可有指压迹及颅内高压征(如鞍破坏等)。

2、蛛网膜下腔出血

由于颅内低压综合征也可突然发病,表现有头痛、呕吐、颈强直及畏光等症状和体征,特别是在腰穿脑脊液压力为零时,易误认为穿刺失败,因而反复穿刺造成出血而误诊。蛛网膜下腔出血发病更突然,发病前常有诱因,头痛与体征关系多不明显,且常伴有意识障碍,有时伴有颅神经麻痹,眼底检查有时有玻璃体下出血。脑脊液压力高,为均匀一致血性脑脊液,放置使红细胞沉淀后,脑脊液呈草黄色。

3、癫痫小发作

应与颅内低压综合征的晕厥发作相鉴别。一般癫痫小发作,发作频繁,发生与终止均较快,脑电图常有特殊改变。

4、前庭疼痛

特别是老年患者,应与原发性颅内低压综合征相鉴别。有时须借助腰穿刺脑脊液压力才能作出判断。

疾病相关 更多»
低压50正常吗

低压50mmHg不正常,属于舒张压偏低,正常舒张压范围为60-89mmHg,需结合收缩压、症状及个体情况判断是否存在病理因素。舒张压主要反映外周血管阻力和心脏舒张期血液储备情况。低压50mmHg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生理性因素如部分健康人群因血管张力低或心率偏快,舒张期血流快速流向外周,可能出现低压偏低但无不适;病理性因素包括休克、心力衰竭、脱水、甲状腺功能减退、严重感染等,此类情况常伴随收缩压下降、头晕、乏力、面色苍白等症状。此外,服用降压药过量或体位性低血压也可能导致低压降低

刘丽娟 副主任医师
高压100低压60正常吗

高压100mmHg、低压60mmHg在部分健康人群中属于正常范围,尤其是年轻女性或体型偏瘦者,但若伴随头晕、乏力等症状则需警惕低血压。血压正常范围为收缩压90-140mmHg、舒张压60-90mmHg,100/60mmHg处于正常低值。健康人血压受年龄、体型、情绪等影响:年轻人血管弹性好,可能基础血压偏低;长期锻炼者心肌收缩力强、血管阻力低,血压也可能在此区间。但需注意:若此前血压较高,突然降至100/60mmHg并伴随乏力、眼前发黑,可能是病理因素

刘丽娟 副主任医师
疾病专区 更多»
慢性病
糖尿病 高血压 冠心病 强直性脊柱炎 银屑病 癫痫
出汗
盗汗 自汗 冷汗 小儿多汗 产后多汗 手汗症
老年人疾病
糖尿病 高血压 冠心病 高血脂 动脉粥样硬化 动脉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