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叶癫痫
顶叶癫痫的治疗

治疗原则

顶叶癫痫在症状急性发作时,治疗的关键是迅速控制癫痫发作,维持呼吸通畅。病情平稳者,需辅以抗癫痫药物治疗;若癫痫反复发作,经药物治疗无效者,也可考虑进行手术。急性期治疗

1、顶叶癫痫发作时,可让患者平卧或侧卧,托住患者下颌,防止舌咬伤。注意不要强行往口中塞东西,还需解开患者衣领、腰带,以利于呼吸通畅。抽搐发生时,在关节部位垫上软物,防止发作时的擦伤,不可强压患者的肢体,以免引起骨折和脱臼。惊厥停止后,可将患者头部转向一侧,让分泌物流出,防止窒息。对表现为自动症的患者,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不要强行约束患者,以防伤人和自伤。

2、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作气管切开,注意给氧和防护,置病人于心电、血压、呼吸监护下,定时进行血气、血化学分析。控制呼吸道感染,纠正酸中毒,维持电解质平衡。

药物治疗

迅速控制发作是治疗的关键,可酌情选用抗癫痫药物,控制癫痫发作,避免脑缺氧性损害。

1、传统抗癫痫药物

本类药可在一定范围内抑制病灶区神经元的异常放电,从而控制癫痫发作,常用药物如丙戊酸、卡马西平、苯巴比妥、苯妥英钠等。该类药物具有价格低廉的特点,但是常伴有不同程度的副作用。

(1)丙戊酸:口服后迅速完全吸收,毒副反应少。长期应用要警惕其肝毒性及高氨血症等特应性反应,另外,震颤、脱发、体重增加、血小板下降等也都是较常见的不良反应。

(2)卡马西平:口服吸收慢且不稳定,进食同时服用可增加吸收。不良反应有视物模糊、复视、眼球震颤、恶心、呕吐、血压异常、头晕、嗜睡、笨拙、精神错乱等。

(3)苯巴比妥:主要为口服给药。不良反应为瞌睡和困倦,对儿童来讲更常见的不良反应为兴奋不安、活动过多。长期应用该药物还可造成患儿的认知功能损害。

(4)苯妥英钠:口服给药。它的不良反应较多:与药物剂量有关的毒性反应如胃肠道不适,恶心、呕吐、胃痛、便秘等;神经系统反应也较多,如头痛、眩晕、眼球震颤、失眠、精神错乱、运动失调、视觉模糊等。不良反应在减药和停药后可以消失。长期服用者可以发生慢性毒性反应,引起牙龈增生、皮肤粗糙、多毛症、软骨病、免疫功能障碍。慢性中毒者还可以使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小脑萎缩、言语障碍、人格改变等。

2、新型抗癫痫药物

新型抗癫痫药物能更好的抑制异常放电,半衰期较长。具有疗效好、不良反应小、应用范围广的优点,但价格昂贵。常用药物如左乙拉西坦、奥卡西平等。

(1)左乙拉西坦:左乙拉西坦是一种安全而且有效的添加治疗,可减少日间活动,提高神经动作电位,但对夜间睡眠的总时间和睡眠质量无明显影响。常见的不良反应为疲乏、头昏、嗜睡、头痛等中枢神经系统反应,儿童可有兴奋、易激惹等表现,缓慢加量可能避免。

(2)奥卡西平:疗效与卡马西平相当,可以改善精神症状及认知。不良反应类似卡马西平,但少见而且较轻,变态反应性皮疹罕见。

但若癫痫反复发作,经药物治疗无效者,也可考虑进行手术。主要的手术方法为病灶切除术、致痫区多灶性软膜下横切术等。

疾病相关 更多»
癫痫发病史五年了,不知道怎么治疗

癫痫是一种慢性脑部疾病,经常会导致患者突然发生的癫痫发作。癫痫的发病原因有很多,可能是由于脑部发育异常、脑部疾病、脑部外伤等多种原因所致。癫痫发病后,患者会出现意识丧失、肢体抽搐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治疗癫痫一直是医学界的难题,但是通过药物治疗可以有效地控制癫痫的发作。常用的抗癫痫药物包括苯二氮䓬类药物、谷胺酸类药物和氯化钠通道药物等。患者应根据医生的建议选择适合自己的药物,并按时服用,避免忽略药物的副作用和注意事项

闫振文 副主任医师
癫痫病患者都不能吃什么

癫痫病是一种慢性的神经系统疾病,患者会出现反复发作的癫痫发作,这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针对癫痫患者的饮食,有一些需要避免或者限制的食物。以下是一些癫痫患者需要注意的饮食禁忌:1.酒精:酒精对癫痫患者的神经系统有明显的影响,会增加癫痫发作的风险。因此,癫痫患者应避免饮酒。2.咖啡因:咖啡因可能会刺激神经系统,导致癫痫发作。因此,建议癫痫患者限制咖啡因的摄入,如咖啡、茶和巧克力等食物

闫振文 副主任医师
癫痫病不可以吃什么

放电有关。除了接受规范的医学治疗外,癫痫患者的日常饮食也需要特别注意。以下是癫痫患者需要禁忌的食物:1.刺激性食物:咖啡、可乐、浓茶等含有咖啡因和兴奋剂的饮料,以及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芥末、葱、蒜等,可能会刺激神经系统,诱发癫痫发作。2.油腻食物:油腻、高脂肪的食物,如炸鸡、薯条、汉堡等,可能会增加血液中的胆固醇和脂肪酸含量,导致血液黏稠度增加,影响大脑的血液供应,从而诱发癫痫发作。3.发物:羊肉、狗肉、公鸡、野鸭、鲤鱼等“发物”,可能会导致人体过敏,从而诱发癫痫发作

闫振文 副主任医师
疾病专区 更多»
慢性病
糖尿病 高血压 冠心病 强直性脊柱炎 银屑病 癫痫
出汗
盗汗 自汗 冷汗 小儿多汗 产后多汗 手汗症
老年人疾病
糖尿病 高血压 冠心病 高血脂 动脉粥样硬化 动脉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