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原则
顶叶癫痫在症状急性发作时,治疗的关键是迅速控制癫痫发作,维持呼吸通畅。病情平稳者,需辅以抗癫痫药物治疗;若癫痫反复发作,经药物治疗无效者,也可考虑进行手术。急性期治疗
1、顶叶癫痫发作时,可让患者平卧或侧卧,托住患者下颌,防止舌咬伤。注意不要强行往口中塞东西,还需解开患者衣领、腰带,以利于呼吸通畅。抽搐发生时,在关节部位垫上软物,防止发作时的擦伤,不可强压患者的肢体,以免引起骨折和脱臼。惊厥停止后,可将患者头部转向一侧,让分泌物流出,防止窒息。对表现为自动症的患者,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不要强行约束患者,以防伤人和自伤。
2、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作气管切开,注意给氧和防护,置病人于心电、血压、呼吸监护下,定时进行血气、血化学分析。控制呼吸道感染,纠正酸中毒,维持电解质平衡。
药物治疗
迅速控制发作是治疗的关键,可酌情选用抗癫痫药物,控制癫痫发作,避免脑缺氧性损害。
1、传统抗癫痫药物
本类药可在一定范围内抑制病灶区神经元的异常放电,从而控制癫痫发作,常用药物如丙戊酸、卡马西平、苯巴比妥、苯妥英钠等。该类药物具有价格低廉的特点,但是常伴有不同程度的副作用。
(1)丙戊酸:口服后迅速完全吸收,毒副反应少。长期应用要警惕其肝毒性及高氨血症等特应性反应,另外,震颤、脱发、体重增加、血小板下降等也都是较常见的不良反应。
(2)卡马西平:口服吸收慢且不稳定,进食同时服用可增加吸收。不良反应有视物模糊、复视、眼球震颤、恶心、呕吐、血压异常、头晕、嗜睡、笨拙、精神错乱等。
(3)苯巴比妥:主要为口服给药。不良反应为瞌睡和困倦,对儿童来讲更常见的不良反应为兴奋不安、活动过多。长期应用该药物还可造成患儿的认知功能损害。
(4)苯妥英钠:口服给药。它的不良反应较多:与药物剂量有关的毒性反应如胃肠道不适,恶心、呕吐、胃痛、便秘等;神经系统反应也较多,如头痛、眩晕、眼球震颤、失眠、精神错乱、运动失调、视觉模糊等。不良反应在减药和停药后可以消失。长期服用者可以发生慢性毒性反应,引起牙龈增生、皮肤粗糙、多毛症、软骨病、免疫功能障碍。慢性中毒者还可以使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小脑萎缩、言语障碍、人格改变等。
2、新型抗癫痫药物
新型抗癫痫药物能更好的抑制异常放电,半衰期较长。具有疗效好、不良反应小、应用范围广的优点,但价格昂贵。常用药物如左乙拉西坦、奥卡西平等。
(1)左乙拉西坦:左乙拉西坦是一种安全而且有效的添加治疗,可减少日间活动,提高神经动作电位,但对夜间睡眠的总时间和睡眠质量无明显影响。常见的不良反应为疲乏、头昏、嗜睡、头痛等中枢神经系统反应,儿童可有兴奋、易激惹等表现,缓慢加量可能避免。
(2)奥卡西平:疗效与卡马西平相当,可以改善精神症状及认知。不良反应类似卡马西平,但少见而且较轻,变态反应性皮疹罕见。
但若癫痫反复发作,经药物治疗无效者,也可考虑进行手术。主要的手术方法为病灶切除术、致痫区多灶性软膜下横切术等。
顶叶癫痫就是发生在大脑顶部顶叶位置的癫痫发作。大脑分为几个区,顶叶是在顶部的一个区域。所以这种情况就说明是顶部的大脑出现了癫痫病变,有异常放电。这种情况就是顶部,可能大脑有问题,一般癫痫病治疗就是使用抗癫痫药物治疗,可以先使用抗癫痫药物,看看能不能控制。
癫痫是一种慢性脑部疾病,经常会导致患者突然发生的癫痫发作。癫痫的发病原因有很多,可能是由于脑部发育异常、脑部疾病、脑部外伤等多种原因所致。癫痫发病后,患者会出现意识丧失、肢体抽搐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治疗癫痫一直是医学界的难题,但是通过药物治疗可以有效地控制癫痫的发作。常用的抗癫痫药物包括苯二氮䓬类药物、谷胺酸类药物和氯化钠通道药物等。患者应根据医生的建议选择适合自己的药物,并按时服用,避免忽略药物的副作用和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