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的诊断

诊断原则

1、该病起病缓慢,表现不一。多数患者以皮肤瘀点、鼻衄、齿衄及或肢体麻木、疼痛等表现起病;少数患者无明显症状,仅有轻度乏力、头晕,偶于体检时发现腹部积块;严重者出血倾向。

2、皮肤出现紫斑,瘀点,小如针尖,大则融合成片,压之不褪色,另可见鼻衄、齿衄、尿血及便血等。

3、可出现于全身任何部位。

4、病程中可伴有肢体疼痛,麻木,腹痛,胸闷,胸痛及腹部积块等。

5、该病出血呈自发性、慢性、反复发作性特点。

6、该病初期常以气滞血瘀为主症,属实证,随病情进展可损伤阴津,可出现阴虚血瘀证,如复感温热毒邪则易出现壮热、出血加重等严重证候。

诊断依据

1、该病起病缓慢,表现不一。多数患者以皮肤瘀点、鼻衄、齿衄及或肢体麻木、疼痛等表现起病;少数患者无明显症状,仅有轻度乏力、头晕,偶于体检时发现腹部积块;严重者出血倾向。

2、皮肤出现紫斑,瘀点,小如针尖,大则融合成片,压之不褪色,另可见鼻衄、齿衄、尿血及便血等。

3、可出现于全身任何部位。

4、病程中可伴有肢体疼痛,麻木,腹痛,胸闷,胸痛及腹部积块等。

5、该病出血呈自发性、慢性、反复发作性特点。

6、该病初期常以气滞血瘀为主症,属实证,随病情进展可损伤阴津,可出现阴虚血瘀证,如复感温热毒邪则易出现壮热、出血加重等严重证候。

鉴别诊断

1、出疹本病出现的紫斑、瘀点需与出疹相鉴别。一般说来,出疹高于皮肤之上,触之碍手,压之褪色,随即复现。而该病紫斑隐于皮肤之内,摸之不碍手,压之不褪色。

2、痰证本病以瘀证为主要表现时应与痰证相鉴别。痰浊可引起复杂多样的临床表现,随痰浊阻滞部位及影响脏腑的不同,痰证亦可出现头痛,胸闷胁胀,疼痛,肢体麻木,肿胀等症,易与瘀证混淆。但痰证疼痛多为闷痛或胀痛,伴脘痞、泛吐痰涎或清水,舌苔腻、滑,脉弦或滑等特点;而瘀证则见疼痛固定不移之刺痛,舌质青、有瘀点、瘀斑,面色晦暗,肌肤甲错,脉弦涩、结等特点。

3、鼓胀当本病以积证为主症时,应注意与鼓胀相鉴别。鼓胀以肚腹账大,鼓之如鼓为临床特征其与本病相同的是腹内都有积块,但鼓胀更有水湿内停,腹部胀大,而本病则以腹部触及积块为特征。

疾病相关 更多»
抑郁症是终身病吗

抑郁症并非一定是终身病,但存在复发风险,部分患者可能经历慢性或反复发作的病程。通过规范治疗和长期管理,多数患者可实现临床痊愈并维持良好社会功能,但仍有30%-50%患者可能经历病情反复。抑郁症的病程具有显著异质性。首次发作患者经系统治疗后,60%-70%可在6-12个月内达到临床痊愈。然而,抑郁症具有高复发率特征,未接受维持治疗的患者1年内复发率可达40%-50%,5年内复发率超过80%。复发风险与遗传易感性、残留症状、社会心理应激、治疗依从性等因素密切相关

徐莉萍 主任医师
相关检查 更多»
全血黏度
全血黏度

全血黏度是一项血液流变学指标,指的是血液流动时,包括血浆以及所有血

疾病专区 更多»
免疫缺陷
艾滋病 先天性胸腺发育不良 联合免疫缺陷病 抗体免疫缺陷病 遗传性补体缺陷病 先天性全丙种球蛋白低下血症
贫血
淋巴瘤 再生障碍性贫血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浆细胞病 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
溶血
新生儿溶血病 新生儿ABO溶血病 新生儿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铅中毒引起的溶血性贫血 砷化氢引起的溶血性贫血 新生儿Rh血型不合溶血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