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酒综合征
戒酒综合征的症状

长期嗜酒者在戒酒后出现肌肉震颤、幻觉、焦虑、失眠、注意力不集中等,个别重症者有震颤谵妄。患者还可有恶心、呕吐、腹泻、腹部绞痛等症状。通常饮酒量大、饮酒时间长者,戒酒后一般症状都较重,且不易消除,反之症状就轻,也可无症状。

典型症状

1、震颤及伴随症状

酒精性震颤(或称戒酒性震颤)是最常见且最轻的戒酒综合征。有易激惹和胃肠道症状,特别是恶心和呕吐。这些症状常开始于连续数天饮酒后、一次晚上禁酒的次日早晨。饮酒可很快缓解症状,再次停止饮酒后症状复发并且加重。症状持续时间可差别很大,通常持续2周。患者具有特征性的临床表现如面部深红色、眼结膜充血、心动过速、厌食、恶心、干呕。

全身性震颤是本病最明显的特征,是一种快速(6~8Hz)、轻重不一、在安静环境下减轻而在运动和情绪紧张时加重的震颤。震颤可很剧烈,以致患者不能自行站立、发音不清,甚至不能自己进食。有时震颤无明显的客观表现,仅患者主诉“体内震颤”。数天后面部潮红、厌食、心动过速和震颤可明显缓解,但过分警觉,易受惊吓。

2、幻觉

震颤型患者常有感知障碍,出现各种幻觉。患者诉说做梦、噩梦伴有睡眠紊乱,有时患者不能区分是做梦还是真实情景,幻觉和现实混淆不清。熟悉的物体被扭曲或被认为是非真实的东西(幻觉)。没有证据支持某些视幻觉(如虫子、红色大象)是酒精中毒特异的。

3、戒断性痫性发作

戒断性痫性发作是酒精戒断过程中较常见的症状。90%以上的戒断性痫性发作发生在停止饮酒后7~48h,而且在13~14h是发生的高峰时间。在抽搐活动期,脑电图多不正常,但数天后可恢复。可表现为一次性发作,但多数情况为突发的2~6次发作,有时更多。2%的患者发展成癫痫持续状态,多为大发作,如全身性强直-痉挛性惊厥伴有意识丧失。

4、震颤谵妄

震颤谵妄是最严重并可导致死亡的酒精性疾病状态。有严重的意识混乱、谵妄、生动的幻觉、震颤、激动和失眠以及自主神经系统过度兴奋的体征,如瞳孔散大、发热,心动过速、大量出汗等特征。

大多数患者谵妄是良性的、短暂的,会突然终止。经过几天躁动和不眠之夜,患者进入深深的睡眠,醒后神志清楚、安静、疲乏,对谵妄阶段的事件完全无记忆。少见情况下谵妄状态逐渐消退。

并发症

1、合并急性酒精性肌病可致严重的肌肉痉挛。

2、由于广泛的多发性周围神经病可引起全身感觉障碍和肌无力。

3、合并急性胃炎时可致恶心呕吐。

4、部分患者伴发戒酒性癫痫,尚可合并泌尿系感染、胰腺炎、肝硬化、胃肠炎、消化道出血等。

5、长期大量饮酒引起脑器质性损害,可能导致酒中毒性脑病出现。

相关解析
庞吉成 主治医师

心理咨询科 淄博市妇幼保健院

戒酒综合征的表现

戒酒的人群比较常见的综合征表现比如容易激怒,就是脾气特别大,很容易和别人发生争执,可能会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有的还可能会出现全身性的颤振,而且这种表现是一种特殊性的,需要在安静的环境下才能慢慢的减轻。有的还可能会出现酒精性的幻觉,或者是出现定向力障碍。

观看问答
疾病相关 更多»
梨状肌综合征是单侧还是双侧

梨状肌综合征可以是单侧也可以是双侧,具体取决于病因和个体情况,多数患者以单侧发病为主,但少数情况下也可能双侧同时受累。梨状肌综合征主要由梨状肌充血、水肿、痉挛或肥厚等病变,刺激或压迫坐骨神经引起。由于梨状肌位于臀部两侧,单侧梨状肌因外伤(如跌倒时臀部着地)、长期不良姿势(如久坐、跷二郎腿)或过度使用(如跑步、跳跃)导致损伤时,通常仅引发单侧症状(如臀部疼痛、下肢放射痛)

许树才 主任医师
肘管综合征可以自愈吗

肘管综合征一般无法自愈,多因尺神经在肘管内受压或损伤引起,需通过干预解除压迫才能缓解症状,否则可能导致神经功能进行性损害。肘管综合征的常见病因包括肘部骨折畸形愈合、肘关节慢性劳损、肘管内囊肿或肿瘤等,这些因素会使肘管内压力增高,压迫尺神经,导致手部麻木、刺痛、肌肉无力甚至萎缩。若不治疗,神经受压时间过长会出现脱髓鞘改变甚至轴索变性,造成不可逆损伤。早期轻度压迫者可通过避免肘部过度屈曲、佩戴护肘、口服营养神经药物缓解,但中重度患者需手术松解肘管、前移尺神经,才能彻底解除压迫

许树才 主任医师
干燥综合征会影响寿命吗

干燥综合征如果病情较轻,一般对寿命影响较小,但如果病情较严重,会影响患者寿命。1.病情较轻:出现口干、眼干等局部症状,通过人工泪液、改善口腔卫生及免疫调节治疗,可维持正常生活。2.病情较严重:如累及肺、肾、神经系统等重要脏器,引发肺间质纤维化、肾功能不全、神经病变等严重并发症,且未及时有效控制时,会显著增加死亡风险,影响患者寿命。总的来说,干燥综合征是否影响寿命取决于病情轻重与治疗情况。轻度患者经规范治疗,寿命基本不受影响;重症且治疗不当者,因重要脏器并发症,寿命会被缩短

于清宏 主任医师
疾病专区 更多»
慢性病
糖尿病 高血压 冠心病 强直性脊柱炎 银屑病 癫痫
出汗
盗汗 自汗 冷汗 小儿多汗 产后多汗 手汗症
老年人疾病
糖尿病 高血压 冠心病 高血脂 动脉粥样硬化 动脉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