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芽肿性炎可以累及脑膜、颅神经、脑、脊髓和周围神经,因此神经系统结节病的临床症状取决于累及的部位及病灶大小。可见颅神经病变、无菌性脑膜炎、下丘脑垂体功能障碍、颅内占位、脑积水、癫痫、脊髓损害、周围神经病、肌病等临床表现。常见于肺部时,可见咳嗽、咳痰、胸痛、偶见咯血、呼吸困难、发热等。
典型症状
1、颅神经病变
颅神经病变是其最常见的临床表现。
(1)多发性颅神经麻痹较常见。常见的非特异性症状包括头痛、共济失调、疲劳、恶心、呕吐、认知功能障碍、抑郁、震颤等。
(2)最常受累第7对颅神经,可出现单侧或双侧面神经病变,表现为面神经麻痹或舌前三分之二味觉减弱或丧失。
(3)Heerfordt综合征是一种颅神经病变(主要是面神经),以葡萄膜炎、腮腺肿大、发热三联征为主要特征,该综合征高度提示结节病。常发生在育龄女性,出现视神经炎、视乳头水肿、视野缺损与盲点扩大、视力下降等。
(4)第8对颅神经受累可导致听觉或前庭功能障碍,但它可能是无症状的,仅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检测到异常。
2、无菌性脑膜炎
患者可出现急性或慢性脑膜炎,表现为发热、头痛、颈强直,精神状态改变及多发性神经病。基底膜受影响时可出现颅神经病变。
3、下丘脑、垂体功能障碍
下丘脑和垂体功能障碍比较常见,可出现性腺机能减退、尿崩症、高泌乳素血症、自主神经功能障碍。
4、颅内占位、脑积水
以颅内占位的形式发病者较少,邻近脑实质或脑实质的肉芽肿可表现类似于胶质瘤、脑膜瘤。桥小脑角肉芽肿与神经鞘瘤表现相似。颅内占位可无症状,也可以阻碍脑室系统,导致脑积水,也可引起癫痫发作。
5、癫痫发作
NS患者中可出现癫痫发作,表现为全面性或局灶性发作。
6、脊髓损害
脊髓损害多呈亚急性或慢性病程,可引起蛛网膜炎、马尾神经功能障碍、硬膜内和硬膜外病变、髓内和髓外病变。可出现腰痛、腿痛、无力、感觉减退或缺失、截瘫、大小便障碍等。
7、周围神经病
周围神经病变临床呈急性、亚急性或反复发作性,出现感觉异常、受影响肌肉无力、腱反射消失、神经痛。
8、肌病
结节性肌病通常是无症状的,常在尸检中发现及确诊,可表现对称近端四肢无力,以及肌肉疼痛和僵硬,偶尔可扪及结节。
伴随症状
结节病常见于肺部,早期无临床症状,时有咳嗽、咳痰、胸痛、偶见咯血、呼吸困难、发热等。
并发症
伴发肺部、皮肤以及眼部病变,如肺结节病、结节性红斑、眼炎等。此外,骨关节、肝脏、肾脏、心脏等系统也可受波及。
神经鞘瘤属于良性肿瘤。它起源于神经鞘的施万细胞,是神经系统较为常见的肿瘤类型之一。从肿瘤特性来看,神经鞘瘤通常生长缓慢,病程较长,有完整的包膜,与周围组织界限相对清楚。它可发生于身体的各个部位,如颅内、椎管内以及四肢等周围神经。不同部位的神经鞘瘤表现各异,例如颅内听神经鞘瘤,常以一侧耳鸣、听力下降起病;椎管内神经鞘瘤可压迫脊髓,引起一侧肢体感觉运动障碍等;四肢的神经鞘瘤多表现为局部的肿块,可伴有疼痛或感觉异常。在治疗方面,手术切除是神经鞘瘤的主要治疗方法
抑郁症并非一定是终身病,但存在复发风险,部分患者可能经历慢性或反复发作的病程。通过规范治疗和长期管理,多数患者可实现临床痊愈并维持良好社会功能,但仍有30%-50%患者可能经历病情反复。抑郁症的病程具有显著异质性。首次发作患者经系统治疗后,60%-70%可在6-12个月内达到临床痊愈。然而,抑郁症具有高复发率特征,未接受维持治疗的患者1年内复发率可达40%-50%,5年内复发率超过80%。复发风险与遗传易感性、残留症状、社会心理应激、治疗依从性等因素密切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