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原则
目前尚无治愈结节病的方法,治疗仅仅是改变肉芽肿过程及其临床预后。神经系统结节病的治疗主要是基于临床经验,缺乏大型的前瞻性多中心研究。当前的治疗手段包括药物治疗、放射治疗和手术治疗,以药物治疗为主要手段。
药物治疗
1、 糖皮质激素
一线治疗药物。常见药物有甲基强的松龙、强的松。
2、免疫抑制剂
当激素治疗6-8周效果不佳或不能耐受激素的不良反应时,可加用免疫抑制剂,常用药物有甲氨喋呤、硫唑嘌呤、环孢素、环磷酰胺。
3、抗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生物制品
三线治疗药物,常见药物有英夫利昔单抗和阿达木单抗。
手术治疗
当出现脑积水时可行脑室腹腔引流术,对于脑实质或脊髓占位性病变可行手术解除占位。
放化疗
对于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或手术禁忌证的情况,推荐颅脑放射治疗。
甲状腺二类结节是指在甲状腺超声检查中,根据TI-RADS(甲状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分类标准,被判定为2类的结节。这类结节通常被认为是良性的,恶性风险极低。TI-RADS分类标准是依据甲状腺结节的超声特征,如形态、边界、回声、钙化情况等,对结节的恶性风险进行分级。2类结节一般具有典型的良性超声特征,比如形态规则、边界清晰、内部回声均匀,且没有可疑的钙化灶等。这意味着该结节大概率是甲状腺组织增生、囊肿或腺瘤等良性病变所形成的。不过,虽然2类结节恶性风险低,但仍需定期复查
磨玻璃结节发展为肺癌的比例难以用确切的“几成”衡量,因为其恶变概率受结节大小、密度、形态以及生长变化等多种因素影响,多数磨玻璃结节为良性,但部分存在癌变风险。磨玻璃结节是在胸部CT影像上表现为密度轻度增高的云雾状淡薄影,其形成原因多样。直径小于5毫米的微小磨玻璃结节,多数是炎症、出血或肺内淋巴结等良性病变导致,恶变可能性较低。而直径大于8毫米,尤其是伴有分叶征、毛刺征、空泡征,或内部实性成分增多、血管集束征等特征的磨玻璃结节,癌变风险显著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