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疹病毒感染史是本病的重要前提,可通过以下措施进行预防:
1、家长应增强对麻疹和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的认识,接种麻疹疫苗。
2、麻疹患者应积极治疗,定期体检,预防并发症。
3、避免接触麻疹患者,防止感染。相关疫苗
麻疹疫苗
1、接种时间
是一种减毒活疫苗,接种反应较轻微,免疫持久性良好,婴儿出生后按期接种,可以预防麻疹。根据我国儿童免疫程序,麻疹疫苗在新生儿出生8个月后接种。麻疹疫苗不是终身免疫的,保护性抗体IgG一般在接种半个月后产生,1个月达到高峰,可维持四到六年,因此麻疹疫苗的有效期仅为四到六年,以后逐渐消失,儿童一般在7岁时需要再接种一次。
2、接种部位
上臂外侧三角肌附着处,皮下注射。
3、不良反应
注射后局部一般无反应。少数接种者可能会出现发热、拉肚子和红疹。
4、接种禁忌
严重疾病、发热和有过敏史(特别是鸡蛋过敏史者)不得接种。
甲状腺癌选择全切还是半切需根据肿瘤特征、患者情况及治疗目标综合判断,没有绝对优劣。若肿瘤较小、局限在甲状腺内、无周围组织侵犯及淋巴结转移,且患者年轻或有生育需求,半切可能是合理选择。半切能保留部分甲状腺功能,减少术后需终身服药的概率,但需定期监测甲状腺功能及肿瘤复发迹象。若肿瘤较大、侵犯周围组织、存在淋巴结转移或远处转移,或为低分化、未分化癌等高复发风险类型,全切更有利于彻底清除病灶,降低复发风险,但术后需终身服用甲状腺素替代治疗,并可能面临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喉返神经损伤等并发症
脑炎症状加重的时间通常集中在发病后的3至7天,这一阶段是病情进展的高峰期,需密切监测。脑炎的病程一般分为初期、高峰期和恢复期。在发病后的1至3天内,患者免疫系统开始与病原体对抗,炎症反应逐渐启动,可能出现发热、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体温可能迅速升高至39℃甚至更高,此阶段病情变化迅速,需及时明确诊断并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