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SPE发病隐匿,亚急性和慢性起病,病情持续进展,发病后多在1-2年内死亡。典型的SSPE根据其临床特征可分为4期,但是常有很大的临床异质性,很难严格分开。
典型症状
1、第1期
主要表现为高级神经功能衰退,如认知功能下降(注意力不集中,智力下降、学习成绩下降)、精神行为异常(淡漠、懒散、少语、不合群、孤解、易激惹、幻觉)及人格改变。
2、第2期
高级神经功能损害加重,并逐渐出现肌阵挛、癫痫、锥体外系损害症状(共济失调、肌张力障碍、运动障碍、震颤等),常持续3~12个月。
3、第3期
出现去大脑、去皮层强直或者角弓反张(身体仰曲如弓状),伴自主神经损害(多汗、高热、呼吸不规律等),还可出现意识障碍,甚至昏迷,但此期肌阵挛逐渐减少,持续约1~4个月。
4、第4期
表现为全部皮质功能丧失,皮质下功能尚保留,呈植物状态,最后因循环衰竭或继发感染而死亡,此期可持续数年。
并发症
本病可累及多个系统,具体并发症见典型症状。
甲状腺癌选择全切还是半切需根据肿瘤特征、患者情况及治疗目标综合判断,没有绝对优劣。若肿瘤较小、局限在甲状腺内、无周围组织侵犯及淋巴结转移,且患者年轻或有生育需求,半切可能是合理选择。半切能保留部分甲状腺功能,减少术后需终身服药的概率,但需定期监测甲状腺功能及肿瘤复发迹象。若肿瘤较大、侵犯周围组织、存在淋巴结转移或远处转移,或为低分化、未分化癌等高复发风险类型,全切更有利于彻底清除病灶,降低复发风险,但术后需终身服用甲状腺素替代治疗,并可能面临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喉返神经损伤等并发症
脑炎症状加重的时间通常集中在发病后的3至7天,这一阶段是病情进展的高峰期,需密切监测。脑炎的病程一般分为初期、高峰期和恢复期。在发病后的1至3天内,患者免疫系统开始与病原体对抗,炎症反应逐渐启动,可能出现发热、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体温可能迅速升高至39℃甚至更高,此阶段病情变化迅速,需及时明确诊断并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