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
诊断需具备以下几点:个体的睡眠-觉醒形式与特定社会中的正常情况及同一文化环境中为大多数人所认可的睡眠-觉醒节律不同步;在主要的睡眠时相失眠,在应该清醒时嗜睡,这种情况几乎天天发生并持续1个月以上,或在短时间内反复出现;睡眠量、质及时序的不满意状态使病人深感苦恼,或影响了社会、职业功能。
鉴别诊断
1、与躯体疾病引起的睡眠-觉醒节律紊乱相鉴别
有躯体疾病病史,且睡眠-觉醒节律的紊乱与躯体疾病密切相关,并这种睡眠-觉醒节律的紊乱与躯体疾病共消长。
2、与抑郁症引起的睡眠-觉醒节律紊乱相鉴别
有典型的抑郁症核心症状“三低”的表现,即情绪低落、思维迟缓和行为活动减少,且睡眠-觉醒节律紊乱与抑郁症抑郁的程度密切相关。一般来说,抑郁缓解后睡眠-觉醒节律恢复正常。
应激障碍症的正确医学术语是PTSD,全称为创伤后应激障碍,也就是Post-TraumaticStressDisorder,而非“PSTD”。PTSD是一种由突发性灾难事件、自然灾害、暴力袭击或强烈精神应激引发的严重精神障碍。其核心特征是创伤性事件后,患者反复经历创伤记忆的再体验,如噩梦、闪回,即感觉事件再次发生,伴随剧烈心跳、出汗等生理反应。患者还会刻意回避与创伤相关的场景、人物或话题,出现情感麻木、兴趣丧失,甚至与他人疏远
睡眠呼吸暂停症通常不能自愈。睡眠呼吸暂停症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如上气道解剖结构异常(腺样体肥大、扁桃体肥大、鼻中隔偏曲等)、肥胖、年龄增长、某些疾病(如甲状腺功能减退)以及遗传等。这些因素通常不会自行消失,反而可能随着时间推移加重病情。如果不进行有效的干预和治疗,睡眠呼吸暂停症可能逐渐加重。例如,肥胖患者若不控制体重,气道周围脂肪堆积会进一步加重气道狭窄,导致呼吸暂停更为频繁和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