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急性偏瘫
小儿急性偏瘫的症状

根据起病开始时的症状及病程可分暴发性起病、急性起病、轻型、复发性偏瘫、腔隙性脑梗死、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不同的类型,其临床表现也有所不同。

典型症状

1、暴发性起病

较多见,症状立即达到高峰。患儿突然偏瘫,常合并惊厥发作和意识障碍。惊厥限于一侧,偶可扩展至全身。偏瘫发展迅速,惊厥停止后即可显现,1~2天内达顶点。上肢和面肌瘫痪为主,下肢较轻。开始时呈弛缓性瘫痪,肌张力低,腱反射引不出,但可有病理反射。2~3周后变为痉挛性瘫痪,肌张力增高,病理反射明显。运动功能的恢复多在6个月以内,但多数患儿有后遗症。此外,也可见偏身感觉障碍、偏盲等。

2、急性起病

偏瘫在3~7天内发展到顶点,一般不伴惊厥发作,意识障碍不明显或仅为一过性。运动功能恢复较完全,一部分遗留轻度的运动障碍。

3、轻型

只有暂时性一侧肢体软弱无力,于数天内即可恢复。

4、复发性偏瘫

指一侧肢体在瘫痪恢复后,该侧又发生多次瘫痪,两次偏瘫之间的间隔时间各例不一,多数患儿的运动功能恢复完全。在年长儿多以偏瘫开始,一部分伴有惊厥;婴幼儿常以惊厥开始,然后出现偏瘫。多数患儿在起病时意识清楚,只少数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生命体征多无明显变化。

5、腔隙性脑梗死

是脑动脉深穿支闭塞引起的缺血性微栓塞,常为多发,晚期坏死组织被清除而形成多个小囊腔。在小儿常找不到特异病因,可见于烟雾病、病毒感染(特别是水痘后)。梗死部位多见于大脑皮质下,如基底节、内囊、丘脑、脑干、小脑等。临床表现因梗死部位而不同,有的无明显症状,有的是单纯偏瘫,或为共济失调伴轻偏瘫,也可能为偏身舞蹈手足徐动,或出现注视麻痹、构音不清、吞咽困难等。

6、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

是指脑局部因供血不足而引起的暂时性脑功能障碍。临床特点是突然出现偏瘫,持续时间短(数分钟至数小时),在24小时内完全恢复,影像学检查看不到病变,易复发。

(1)小儿颈动脉系统TIA较多见,表现为偏瘫、失语、偏身感觉异常、视力障碍等。

(2)小儿椎-基底动脉系统TIA主要表现为眩晕、呕吐、复视、视力或视野症状、共济失调、吞咽困难、构音障碍等。

(3)交叉性麻痹(一侧脑神经麻痹伴对侧偏瘫),是一侧脑干缺血的表现。

并发症

常合并惊厥发作和意识障碍,2~3个月后往往出现肌腱挛缩,多数患儿有后遗症,如偏身感觉障碍、偏盲、运动障碍、共济失调、吞咽困难、构音障碍等。

疾病相关 更多»
急性胆囊炎几天能好

急性胆囊炎的恢复时间通常在1-2周,非复杂性急性胆囊炎经及时规范治疗,1周左右症状可明显缓解;而病情复杂或出现并发症者,恢复时间可能延长至2周甚至更久。一、非复杂性急性胆囊炎:病情严重程度是影响恢复时间的关键因素。单纯性急性胆囊炎,炎症局限、未出现穿孔、坏疽等并发症,通过禁食、胃肠减压、静脉补液、使用抗生素,如头孢菌素联合甲硝唑抗感染治疗,多数患者可较快控制炎症

付志强 副主任医师
小儿麻痹症可以治愈吗

小儿麻痹症(脊髓灰质炎)目前尚无法治愈,但通过科学的医疗干预和康复管理,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减少残疾程度。小儿麻痹症由脊髓灰质炎病毒感染引起,主要损害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导致不可逆的肌肉瘫痪。虽然现代医学无法修复已受损的神经细胞,但系统的治疗和康复手段能最大限度保留和恢复患者的功能。在急性期,治疗以对症支持为主,包括控制发热、缓解疼痛,严重病例可能需要呼吸机辅助。进入恢复期后,早期康复干预至关重要,包括物理治疗防止肌肉萎缩、关节挛缩和畸形

陈晓玲 副主任医师
小儿甲流病毒多久会自愈

小儿甲流病毒通常1-2周可自愈。儿童感染甲流后,若体质较好且无并发症,发热、咳嗽等症状多在3-7天缓解,完全恢复需1-2周。但婴幼儿、免疫力低下或合并基础病的孩子可能症状较重,病程延长,甚至引发肺炎、中耳炎等并发症,需及时就医。奥司他韦等抗病毒药物在发病48小时内使用可缩短病程。总结而言,小儿甲流病毒通常1-2周可自愈。家长应保证孩子休息、补充水分,若高热不退或精神萎靡需立即就诊。

陈晓玲 副主任医师
疾病专区 更多»
慢性病
糖尿病 高血压 冠心病 强直性脊柱炎 银屑病 癫痫
出汗
盗汗 自汗 冷汗 小儿多汗 产后多汗 手汗症
老年人疾病
糖尿病 高血压 冠心病 高血脂 动脉粥样硬化 动脉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