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原则
脊髓缺血的治疗原则为保障缺血后脊髓血流灌注,提高脊髓对缺血的耐受,以及对脊髓缺血后再灌注损伤的防护。
对因治疗
应针对病因进行治疗,以解除血管受压或闭塞。
药物治疗
1、血管扩张剂
此类药物可改善局部血流,包括改善侧支循环和增加血流量。常用的药物为酚妥拉明、硝苯地平、硝普钠等。有心脏疾患的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2、抗凝药物
此类药物可防止血管闭塞,常用药物为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可单独使用或两种药物联用。有出血倾向的患者慎用。
3、脱水药物
此类药物可用于治疗或预防脊髓水肿,常用药物为甘露醇。
4、其他
(1)可使用神经营养药、麦角碱类药物(如双氢麦角碱、尼麦角林等)、钙离子通道抑制剂(尼莫地平、氟桂利嗪等)等促进神经功能恢复的药物
(2)对于伴有神经根剧烈疼痛者,可使用止痛药物,如卡马西平、硫喷妥钠。
手术治疗
对于存在脊髓压迫的患者,必要时可进行椎板减压术,以解除压迫。
心肌缺血吃蔬菜类、鱼类、坚果类食物,以改善心肌供血、减轻心脏负担。1.蔬菜类:芹菜、菠菜、西兰花等。蔬菜中的膳食纤维能增加饱腹感,控制体重,同时富含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对心脏健康也有积极作用。比如,芹菜含有芹菜素,具有扩张血管、降低血压的作用,可凉拌或清炒食用。2.鱼类:三文鱼、金枪鱼、鳕鱼等深海鱼类。这些鱼类富含欧米伽-3脂肪酸,能降低血液黏稠度,减少血小板聚集,预防血栓形成,改善心肌的血液供应。建议每周食用2-3次深海鱼类,每次100-150克,可采用清蒸、炖煮等健康的烹饪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