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脑膜下血肿
硬脑膜下血肿的诊断

根据患者头部外伤史、临床表现(意识障碍、头痛、喷射性呕吐),结合CT、MRI等影像学检查,一般可作出诊断。医生在诊断过程中,需除外硬脑膜外血肿、慢性硬脑膜下积液、大脑半球占位性疾病等。

诊断依据

1、急性、亚急性硬脑膜下血肿

(1)头部外伤史。

(2)伤后即有意识障碍并逐渐加重,或出现中间清醒期,伴有颅压增高症状。

(3)CT检查可以确诊。

2、慢性硬脑膜下血肿

(1)老年人出现慢性颅压增高症状、智力和精神异常,或病灶症状,特别近期有过轻度头部受伤史者。

(2)及时行CT或MRI检查可确诊。

3、格拉斯昏迷评分

轻型13~15分,伤后昏迷时间<20分钟;中型9~12分,伤后昏迷20分钟至6小时;重型3~8分,伤后昏迷>6小时,或在伤后24小时内意识恶化并昏迷>6小时。评分标准如下:

(1)运动反应

①按吩咐动作,计6分。

②定位反应,计5分

③屈曲反应,计4分。

④过屈反应,计3分。

⑤伸展反应,计2分。

⑥无反应,计1分。

(2)言语反应

①正确,计5分。

②不正确,计4分。

③错乱,计3分。

④难辨,2分。

⑤不语,计1分。

(3)睁眼反应

①自动睁眼,计4分。

②呼唤睁眼,计3分。

③刺痛睁眼,计2分。

④不睁眼,计1分。

鉴别诊断

1、硬脑膜外血肿

二者临床表现相似,但硬脑膜外血肿是指发生在颅骨内板与硬脑膜之间的血肿,患者意识障碍较轻,中间意识好转期较多见,常可完全清醒,且多见于着力部位。而硬脑膜下血肿意识障碍较重,且不易完全清醒,既可见于着力部位,也可见于对冲部位。CT检查可鉴别,前者多为颅骨内板与硬脑膜之间的双凸镜形或弓形高密度影,后者多为硬脑膜下的新月形高密度影。

2、慢性硬脑膜下积液

外伤后大量脑脊液积聚于硬脑膜下间隙,即可形成慢性硬脑膜下积液,多与外伤有关,临床表现与慢性硬脑膜下血肿相似,但前者囊内为清水样或黄变液体,后者为血液。CT检查可鉴别,前者多呈低密度影,后者多呈高密度影。

3、大脑半球占位性病变

如脑膜瘤、胶质瘤、脑脓肿等,本病进展缓慢,多无外伤史,神经功能缺失症状明显,CT、MRI多可鉴别。

硬脑膜下血肿的类型

1、根据症状出现的时间分类

(1)急性硬脑膜下血肿:在伤后3日内出现症状,约占硬脑膜下血肿的68.6%。多伴较重的脑挫裂伤和脑皮质小动脉出血,伤后病情急剧变化,死亡率、自残率高。

(2)亚急性硬脑膜下血肿:在伤后3日至3周出现症状,约占硬脑膜下血肿5%。原发性脑损伤较轻,出血速度稍缓。

(3)慢性硬脑膜下血肿:在伤后3周以上出现症状,约占硬脑膜下血肿的15.6%。

2、根据是否伴脑挫裂伤分类

(1)复合型硬脑膜下血肿:因脑挫裂伤和脑皮质动静脉出血,血液积聚在硬脑膜与脑皮质之间,多呈急性或亚急性起病,预后较

疾病相关 更多»
乳房疼有硬疙瘩一摸就疼

乳房疼痛和硬疙瘩是许多妇女常见的问题,也是让人担心的症状之一。乳房疼痛是一种常见的症状,通常出现在月经周期前后。这种疼痛通常是由于激素水平的变化而引起的,这种情况通常被称为周期性乳房疼痛,是一种生理性的变化,不需要过于担心。此外,乳房疼痛也可能是由于乳腺增生、乳腺炎、乳腺囊肿等乳腺方面的问题引起的。若疼痛持续时间长且频繁,建议及时就医,寻求专业的帮助。而乳房硬疙瘩则可能是由乳腺增生、乳腺囊肿、乳腺纤维瘤等乳腺组织的问题引起的,但也可能是乳腺癌的早期症状之一

李顺荣 副主任医师
想诊断一下自己是不是抑郁症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抑郁症症状,但请注意,只有专业医生能够进行准确的诊断:1.持续的悲伤或情绪低落:感到沮丧、无助、绝望或空虚,这种情绪可能持续数周、数月甚至更长时间。2.失去兴趣或乐趣:对以前喜欢的活动、爱好或社交失去兴趣,不再感到快乐或满足。3.疲劳或缺乏能量:感到极度疲倦,即使休息也无法恢复精力。4.睡眠问题:可能出现入睡困难、早醒或睡眠过多的情况。5.食欲改变:食欲增加或减少,导致体重明显变化。6.自责和内疚:对自己过度自责,觉得自己毫无价值或有罪

刘赟 副主任医师
相关手术 更多»
疾病专区 更多»
心血管病
高血压 低血压 高血压危象 高血压急症 高血压脑出血 血压波动大
梗死
脑梗死 心肌梗死 急性心肌梗塞 大面积脑梗塞 脑腔隙性梗塞 脊髓梗死
头痛
神经性头痛 血管性头痛 紧张性头痛 间歇性头痛 慢性头痛 前额头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