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底骨折会有后遗症,属于闭合性的损伤,如果是颅前窝骨折在损伤数小时后就会出现熊猫眼的症状,还会不同程度的嗅觉相思和视力模糊,如果是中窝损伤考虑会出现鼻出血的现象,后我还会出现呼吸困难的现象。所以患者应该及时进行检查明确后针对治疗,同时还要注意运动要适量。
颅底骨折及时治疗是不会留有后遗症的,患者应该去骨科复查一下,可以使用活血化瘀的药物治疗。这种疾病大多都是由于外伤导致的,这种情况可以采用手术治疗,也可以进行降颅压治疗,必要的时候进行血肿清除术。这种疾病如果是不严重的,大多数在1~2周就可以自行愈合。
你好,有颅底骨折的患者面部有针刺感,这种情况应当是颅内的神经损伤造成的,颅内神经损伤以后,造成末梢神经传导性疼痛,才会出现面部有针刺感,你的情况我建议你最好好好休养,及时使用营养神经的药物治疗,结合物理治疗,针灸治疗的方法缓解临床症状,促进病情尽快康复。
幼儿颅底骨折以后要注意观察,如果没有合并脑脊液鼻漏或者脑脊液耳漏等并发症的发生。只是单纯性的颅底骨折,可以使用抗生素消炎药物治疗,防止颅内发生感染就可以。一般都没什么大事,您不必过于担心,这段时间要加强对宝宝的看护,避免着凉感冒,注意休息。
颅内缺血灶是指在头颅CT或MRI等影像学检查中发现脑组织内存在局部缺血的区域,即该区域的脑组织因血液供应不足而发生缺氧、坏死等改变,多为脑部小血管病变导致,可能预示着脑血管疾病的潜在风险。颅内缺血灶患者在影像学检查中,会发现脑部有局部的低密度或异常信号区域。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动脉硬化、吸烟、酗酒等不良生活习惯都可能导致颅内缺血灶的形成。多数颅内缺血灶患者可能无明显症状,仅在体检或偶然检查中发现。但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头痛、头晕、记忆力减退、肢体麻木或无力等轻微症状
跟骨粉碎性骨折后,通常需要8-12周才能逐步负重走路,具体时间取决于骨折严重程度和治疗方法。跟骨作为承重骨,其粉碎性骨折的康复需分三阶段:1、绝对制动期(4-6周):此时需严格避免患肢负重,通过石膏或外固定维持骨折位置。2、部分负重期(术后6-8周):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拐杖并开始20%-30%体重的适应性训练。3、完全负重期(10-12周后):经X线确认骨痂形成后,方可尝试全负重行走。若做的是做钢板内固定术,可缩短恢复时间约2周,但若合并关节面塌陷或软组织损伤,康复期可能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