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穿通畸形
脑穿通畸形的诊断

结合病史、症状、体征及辅助检查即可作出诊断,确诊有赖于放射学检查,尤其是CT、MRI扫描。医生在诊断过程中,还需与脑裂性空洞、良性脑囊肿相区别。

诊断依据

1、症状及体征

出现智力低下、癫痫发作、语言不清或失语、颅内高压、脑积水、视力减退或失明、脑神经麻痹、双侧瘫或四肢瘫、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四肢不自主扭动、共济失调、病理征阳性等症状或体征。先天性脑穿通畸形的三大临床特征为颅骨局限性隆起、颅骨变薄及单侧颅骨透光阳性、脑电图明显病侧低电压。

2、影像学检查

(1)颅骨平片:除有颅内压增高征象外,尚有局限性颅骨隆起、颅骨板变薄、颅脑穹隆变小等。

(2)脑血管造影:可表现为脑内无血管区占位性病变,易与脑内血肿相混淆。有时可见静脉窦扩大或动脉栓塞等表现。

(3)气脑和脑室造影:多有不同程度的脑室扩大、变形或中线结构移位及脑积水等。若造影剂进入囊腔即可确诊,表现为与脑室相通的、不规则的、不等大的脑内囊肿。

(4)CT扫描:主要表现为脑实质内边界清楚的脑脊液性低密度区,并与脑室相通,其他表现有脑积水、脑皮层萎缩等。强化扫描不增强。

(5)核磁共振(MRI):脑穿通畸形在MRI中呈长T1和长T2像,常与脑脊液一样,在T1加权像上呈囊状低信号,在T2加权像上呈高信号。

(6)脑电图:主要显示为病变侧明显低电压。

鉴别诊断

良性脑囊肿:即所谓的假性脑穿通畸形,约占颅内占位性病变的0.4%~1%,是一类不与脑室交通的单发性或多发性脑空洞,由透明的菲薄的膜包裹着无色清亮的液体,其病因可能为生产时脑血管损伤所致,多沿大脑中动脉分布区发生,借助CT可将两者鉴别出来。

脑穿通畸形的类型

1、根据脑实质内腔洞的具体分布情况分类

(1)交通性脑穿通畸形:脑实质内腔洞既与脑室又与蛛网膜下腔穿通者,称为交通性脑穿通畸形。

(2)非交通性脑穿通畸形:脑实质内腔洞仅与脑室相通,或仅与蛛网膜下腔相通者,称之为非交通性脑穿通畸形。

2、根据疾病发生原因分类

(1)先天性脑穿通畸形:又称真性脑穿通畸形,与胚胎发育异常、母体感染、营养障碍等因素有关。

(2)后天性脑穿通畸形:又称假性脑穿通畸形,与产伤、外伤、手术等有关。

相关解析
舒志强 副主任医师

神经外科 马鞍山市人民医院

脑裂畸形与脑穿通畸形区别

脑裂畸形与脑穿通畸形有一定的区别。脑裂畸形是一种异常神经元迁移疾病,胚胎神经元迁移早期,由于遗传或后天原因阻碍生殖基质的节段性形成,或形成的神经母细胞瘤不能正常迁移,导致相应大脑半球出现裂隙样缺损,穿透脑畸形,又叫空心脑,是一种先天性畸形,妊娠中期25-26周左右大脑受损,导致已发育的脑实质出现继发性空洞,同时脑裂畸形受损。

观看问答
疾病相关 更多»
脑白质病一般无需治疗吗

脑白质病并非无需治疗,是否需要治疗需根据病情严重程度、病因及症状表现综合判断。若病变轻微且无症状,可能无需特殊干预;若出现认知障碍、运动功能受损等表现,则需积极治疗以控制症状、延缓进展。脑白质病是中枢神经系统白质区域髓鞘受损的疾病,病因多样,包括遗传、炎症、血管病变、代谢障碍及外伤等。轻度病变可能仅表现为影像学异常,患者无主观症状,此时医生可能建议定期随访观察,通过调整生活方式和控制基础疾病来降低进展风险

王艺东 主任医师
脑梗能办几级残疾证

脑梗患者能办几级残疾证不能一概而论,需综合多方面因素由专业机构评定,残疾证一般分为四级,不同级别对应不同的功能障碍程度。残疾评定会考量脑梗导致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比如肢体运动功能,若一侧肢体完全瘫痪,运动功能重度丧失,可能符合肢体残疾一级标准;要是偏瘫但残肢保留少许功能、无法独立行走,可能达到二级。同时,感觉功能障碍、言语功能障碍、吞咽功能障碍、认知功能障碍以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受限,这些都是评定的参考方面

潘琪 主任医师
脑疝一般多久是危险期

脑疝的危险期通常为发病后24-72小时,但具体时间因病情严重程度而异。脑疝是由于颅内压急剧升高导致脑组织移位,压迫生命中枢的急危重症。早期是最关键的抢救窗口,尤其是小脑幕切迹疝和枕骨大孔疝,可能迅速引发呼吸心跳骤停。若72小时后未恶化且经有效降颅压治疗,患者可能逐渐脱离危险期。综上,脑疝的危险期集中于发病初期,需争分夺秒干预。

潘琪 主任医师
疾病专区 更多»
心血管病
高血压 低血压 高血压危象 高血压急症 高血压脑出血 血压波动大
梗死
脑梗死 心肌梗死 急性心肌梗塞 大面积脑梗塞 脑腔隙性梗塞 脊髓梗死
头痛
神经性头痛 血管性头痛 紧张性头痛 间歇性头痛 慢性头痛 前额头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