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结核瘤
脑结核瘤的治疗

治疗原则

脑结核瘤的治疗目的是缓解和改善症状,或者做手术直接根除。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治疗方案。药物可治愈绝大多数病例,遵循早期、联合、适量、规律、全程原则。部分患者若症状不改善则需外科手段干预。急性期治疗

脑结核瘤的急性炎症反应期可使用链霉素治疗,应密切观察其毒性反应,以便及时停药。

药物治疗

1、异烟肼

为治疗脑结核瘤的首选药物,应根据患者年龄与病情严重程度给予不同剂量。

2、链霉素

用于脑结核瘤的急性炎症反应期,根据患者年龄及其病情严重程度用药。需要肌肉注射,注射后应密切观察其毒性反应,以便及时停药。

3、利福平

易从胃肠道吸收,杀菌能力也强,故列为首选药物之一。口服,适用于治疗初期与异烟肼合用,二药合用对肝脏有较大损害,故在服药期间一旦发生肝功能受损迹象,即应减少剂量。

4、乙胺丁醇

口服有效,其主要作用是防止结核菌发生抗药性,因此本品绝不可单独使用。治疗需以异烟肼为主要药物,联合采用链霉素和利福平或乙胺丁醇,或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对于有严重颅内高压的病例可同时给予甘露醇静脉滴注,使颅内压很快降低。

手术治疗

1、开颅病灶切除术

一般认为,病灶切除正规化疗3-6个月,症状无改善甚至恶化;颅内占位明显,严重影响视力甚至脑疝形成;合并癫痫频繁发作,正规治疗3个月癫痫不能控制;确诊结核性脑脓肿,抗结核治疗无明显效果;治疗无效的耐药性结核瘤等情况应考虑开颅。手术入路取决于病灶位置、病灶同周围组织解剖关系以及术者偏好。残留少量病灶术后可经化疗治愈;脑结核瘤术后脑水肿常较重,术中充分减压。

2、脑室-腹腔分流术

近20%的中枢神经系统结核患者并发脑积水,颅内压显著增高对症处理不能改善者,需行脑室-腹腔分流术。统计显示,分流术后约有23.8%患者出现各种并发症,且多在术后1年内出现。过去40年,分流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降低,但罕有手术导致结核颅外播散报道。

化疗

以口服药物化疗的方式为主。脑结核瘤临床化疗暂无统一方案,英国抗感染学会神经系统结核治疗指南将异烟肼、利福平和吡嗪酰胺列入核心抗结核药物,建议将链霉素或乙胺丁醇第四种药物选择。采用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异烟肼+利福平(2HRZE/10HR)化疗方案,建议至少化疗12个月,必要时可延长疗程。

疾病相关 更多»
神经鞘瘤属于什么肿瘤

神经鞘瘤属于良性肿瘤。它起源于神经鞘的施万细胞,是神经系统较为常见的肿瘤类型之一。从肿瘤特性来看,神经鞘瘤通常生长缓慢,病程较长,有完整的包膜,与周围组织界限相对清楚。它可发生于身体的各个部位,如颅内、椎管内以及四肢等周围神经。不同部位的神经鞘瘤表现各异,例如颅内听神经鞘瘤,常以一侧耳鸣、听力下降起病;椎管内神经鞘瘤可压迫脊髓,引起一侧肢体感觉运动障碍等;四肢的神经鞘瘤多表现为局部的肿块,可伴有疼痛或感觉异常。在治疗方面,手术切除是神经鞘瘤的主要治疗方法

潘琪 主任医师
疾病专区 更多»
心血管病
高血压 低血压 高血压危象 高血压急症 高血压脑出血 血压波动大
梗死
脑梗死 心肌梗死 急性心肌梗塞 大面积脑梗塞 脑腔隙性梗塞 脊髓梗死
头痛
神经性头痛 血管性头痛 紧张性头痛 间歇性头痛 慢性头痛 前额头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