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脊髓炎
急性脊髓炎的症状

患者一般为急性起病,受损脊髓节段以下的双侧躯体出现一系列不适症状,偶为单侧发病,主要表现为运动障碍、感觉障碍和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相关的症状。

典型症状

1、运动障碍急性起病,迅速进展,早期为脊髓休克期,出现肢体瘫痪肌张力减低、腱反射消失、病理反射阴性。一般持续2~4周则进入恢复期,肌张力、腱反射逐渐增高,出现病理反射,肢体肌力的恢复常始于下肢远端,然后逐步上移。脊髓严重损伤时,常导致屈肌张力增高。下肢任何部位的刺激或膀胱充盈,均可引起下肢屈曲反射和痉挛,伴有出汗、竖毛、尿便自动排出等症状,称为总体反射,常提示预后不良。

2、感觉障碍病变节段以下所有感觉丧失,在感觉缺失平面的上缘可有感觉过敏或束带感;轻症患者感觉平面可不明显。随病情恢复感觉平面逐步下降,但较运动功能的恢复慢且差。

3、自主神经功能障碍

(1)早期表现为尿潴留,脊髓休克期膀胱容量可达1000ml,呈无张力性神经源性膀胱,因膀胱充盈过度,可出现充盈性尿失禁。

(2)随着脊髓功能的恢复,膀胱容量缩小尿液充盈到300-400ml即自行排尿称为反射性神经源性膀胱,出现充溢性尿失禁。

(3)病变平面以下少汗或无汗、皮肤脱屑及水肿、指(趾)甲松脆和角化过度等。病变平面以上可有发作性出汗过度、皮肤潮红、反射性心动过缓等,称为自主神经反射异常。

并发症

患者可有肌肉僵硬、痉挛、瘫痪、性功能障碍、抑郁焦虑等并发症。还可能出现尿失禁、褥疮、泌尿系感染、坠积性肺炎、呼吸肌麻痹等并发症。

相关解析
张辉 主治医师

神经内科 潍坊市人民医院

急性脊髓炎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急性脊髓炎的临床表现如下:第一点,急性脊髓炎急性发病会出现肢体瘫痪。其中出现双下肢对称性的截瘫,是非常常见的临床症状。严重的双下肢甚至完全不能活动。如果影响到颈髓,还会出现上肢的瘫痪。第二点,可以出现感觉障碍。比如出现肢体的麻木感、刺痛感。第三点,还会出现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其中出现大小便异常,是非常常见的临床表现。一旦出现了脊髓炎,患者的运动、感觉以及自主神经功能都会受到影响。

观看语音
石德全 主任医师

神经内科 内蒙古民族大学附属医院

急性脊髓炎的症状

急性脊髓炎指各种自身免疫反应所致的急性横贯性脊髓炎性改变,如无严重的并发症,患者多在3到6个月内可以恢复。此病发现多是在体检中查出,可通过脊髓或脑脊液检查及脊髓造影或血清免疫确诊。急性脊髓炎疾病患者主要出现运动自主神经功能的障碍或明确的感觉平面。

1:部分患者临床表现多为急性起病,起病快,起病时可有低热及高热、且病变部位多伴有间断性神经根痛,患者自感肢体麻木乏力,无力,无法正常生活且病变节段束带感即捆绑感;少数没有症状的患者,也可能突发性的直接发生瘫痪,造成严重后果。

2:大多数患者起病突然,可在数小时内或数日内出现累及平面以下的运动性障碍,运动失衡...

观看文章
袁俊丽 主任医师

神经内科 邯郸市第一医院

急性脊髓炎临床表现

急性脊髓炎的临床表现主要有剧烈疼痛、感觉异常、尿频、尿急、身体发热、心动过缓等,也会导致患者出现双下肢瘫痪、肌肉痉挛等表现。如果患者出现了急性脊髓炎的情况,还要及时去医院进行相关检查,平时要多注意休息,不要剧烈运动,要注意饮食清淡,多吃一些新鲜的蔬菜和水果。

观看问答
漆微韡 主治医师

神经内科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东院

急性脊髓炎恢复期表现

急性脊髓炎最开始起病的时候,会有脊髓的休克期,受累的部位以下,一般来是双下肢,是软瘫的状态,好像没有骨头一样,肌张力很低的状态,箭反射也敲不出来。但如果他的双下肢开始硬起来,反射开始亢进病理征慢慢能够引出来。这个时候是康复期的表现,需要抓紧时间进行下肢的功能的锻炼的。包括一些点刺激,或者主动被动的肢体的关节的活动,尽可能保持他的运动功能。常见的康复训练项目有MOTOMED,在床上踩单车,可以是被动的机器给力;也可以是患者主动用力带动机器,适用于不同程度下肢肌力有降低的病人。

观看视频
疾病相关 更多»
阑尾炎手术后能吃什么

阑尾炎手术指的是阑尾切除术,阑尾切除术后,患者的饮食需特别注意,以助于身体恢复。术后初期应以流食为主,随着病情恢复逐渐过渡到半流食、软食,最终恢复正常饮食。同时,合理用药也是促进康复的重要环节。一、食物方面1.术后初期(1-2天):此时肠道功能尚未完全恢复,应以流食为主,如米汤、果汁、菜汤等,避免牛奶、豆浆等容易产气的食物。这些食物能减轻肠道负担,提供必要的营养和水分。2.流食阶段(1-2天后):当肠道开始蠕动并出现排气后,可以逐渐过渡到半流食,如米粥、面条、馄饨等

姜成钢 副主任医师
疾病专区 更多»
慢性病
糖尿病 高血压 冠心病 强直性脊柱炎 银屑病 癫痫
出汗
盗汗 自汗 冷汗 小儿多汗 产后多汗 手汗症
老年人疾病
糖尿病 高血压 冠心病 高血脂 动脉粥样硬化 动脉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