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一般为急性起病,受损脊髓节段以下的双侧躯体出现一系列不适症状,偶为单侧发病,主要表现为运动障碍、感觉障碍和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相关的症状。
典型症状
1、运动障碍急性起病,迅速进展,早期为脊髓休克期,出现肢体瘫痪肌张力减低、腱反射消失、病理反射阴性。一般持续2~4周则进入恢复期,肌张力、腱反射逐渐增高,出现病理反射,肢体肌力的恢复常始于下肢远端,然后逐步上移。脊髓严重损伤时,常导致屈肌张力增高。下肢任何部位的刺激或膀胱充盈,均可引起下肢屈曲反射和痉挛,伴有出汗、竖毛、尿便自动排出等症状,称为总体反射,常提示预后不良。
2、感觉障碍病变节段以下所有感觉丧失,在感觉缺失平面的上缘可有感觉过敏或束带感;轻症患者感觉平面可不明显。随病情恢复感觉平面逐步下降,但较运动功能的恢复慢且差。
3、自主神经功能障碍
(1)早期表现为尿潴留,脊髓休克期膀胱容量可达1000ml,呈无张力性神经源性膀胱,因膀胱充盈过度,可出现充盈性尿失禁。
(2)随着脊髓功能的恢复,膀胱容量缩小尿液充盈到300-400ml即自行排尿称为反射性神经源性膀胱,出现充溢性尿失禁。
(3)病变平面以下少汗或无汗、皮肤脱屑及水肿、指(趾)甲松脆和角化过度等。病变平面以上可有发作性出汗过度、皮肤潮红、反射性心动过缓等,称为自主神经反射异常。
并发症
患者可有肌肉僵硬、痉挛、瘫痪、性功能障碍、抑郁焦虑等并发症。还可能出现尿失禁、褥疮、泌尿系感染、坠积性肺炎、呼吸肌麻痹等并发症。
急性脊髓炎指各种自身免疫反应所致的急性横贯性脊髓炎性改变,如无严重的并发症,患者多在3到6个月内可以恢复。此病发现多是在体检中查出,可通过脊髓或脑脊液检查及脊髓造影或血清免疫确诊。急性脊髓炎疾病患者主要出现运动自主神经功能的障碍或明确的感觉平面。
1:部分患者临床表现多为急性起病,起病快,起病时可有低热及高热、且病变部位多伴有间断性神经根痛,患者自感肢体麻木乏力,无力,无法正常生活且病变节段束带感即捆绑感;少数没有症状的患者,也可能突发性的直接发生瘫痪,造成严重后果。
2:大多数患者起病突然,可在数小时内或数日内出现累及平面以下的运动性障碍,运动失衡...
观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