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
诊断依据
根据典型的临床表现,如颅内压增高表现(头痛、恶心、呕吐等)、颅骨局部膨隆、局灶性神经功能障碍等,婴幼儿还可出现头颅增大、前囟张力增高、颅缝分离、易激惹、生长发育迟缓等异常表现,再结合常规的CT、MRI检查,即可诊断本病。
鉴别诊断
1、原发性蛛网膜囊肿和继发性蛛网膜囊肿MRI检查有助于鉴别原发性蛛网膜囊肿和继发性蛛网膜囊肿,前者的信号和脑脊液相似,后者因出血等原因,信号可异于脑脊液。
2、蛛网膜囊肿和表皮样囊肿弥散加权成像检查有助于鉴别蛛网膜囊肿和表皮样囊肿,前者呈低信号,后者呈高信号。
3、蛛网膜囊肿与其他CT囊性或低密度病变蛛网膜囊肿需要和其他CT囊性或低密度病变鉴别,如颅咽管瘤、表皮样囊肿、星形细胞瘤和慢性硬膜下血肿等。通常CT平扫就足够鉴别蛛网膜囊肿和其他逆行病变,蛛网膜囊肿的囊壁菲薄,在CT上不显示,而其他囊性肿瘤的囊壁会有显示。颅咽管瘤的囊壁经常会有钙化,而蛛网膜囊肿没有。
1、根据发病原因分类
(1)原发性(先天性)蛛网膜囊肿。
(2)继发性(获得性)蛛网膜囊肿。
2、Nabors分类
(1)Ⅰ型a:为硬膜外蛛网膜囊肿(无脊神经纤维)。
(2)Ⅰ型b:为骶管内蛛网膜囊肿或称骶管内脊网膜膨出。
(3)Ⅱ型:为硬脊膜外蛛网膜囊肿含神经根,包括神经鞘囊肿或称Tarlov囊肿。
(4)Ⅲ型:为硬脊膜内蛛网膜囊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