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原则
对于无症状的蛛网膜囊肿,通常不需要特殊治疗,定期进行复诊即可,通常每年复诊一次,通过影像学检查观察囊肿有无增大。出现癫痫或疼痛症状者,可给予相应的药物进行治疗。若囊肿逐渐增大,症状越来越严重者,应及时复诊,选择合适的时机进行手术。
一般治疗
控制液体摄入量。不能进食者,成人每日补液量不超过2000ml,保持每日尿量不少于600ml。神志清醒者,可予普通饮食,但需适当限盐,注意防止水、电解质紊乱。
药物治疗
1、适当应用止痛剂来缓解头痛,但禁用吗啡、哌替啶,以免抑制呼吸中枢。
2、可给予一定抗癫痫药物,一旦发作应及时给予药物及降颅内压处理。
手术治疗
1、手术指征
(1)有症状的蛛网膜囊肿,如颅内压增高、梗阻性脑积水、癫痫发作、局灶性神经功能障碍等。
(2)合并有囊内或硬膜下血肿的蛛网膜囊肿。
(3)影像学显示占位征明显者。
2、手术方法
(1)开颅囊肿切除和开窗术目前该术式仍是一线的治疗方案,采用显微外科手术将囊壁切除,使囊壁与蛛网膜下腔、脑池或脑室之间相交通,但因囊壁与正常的神经结构或血管之间粘连紧密,很少能全切除囊壁。术后复查,多见囊肿缩小,少见囊肿完全消失,以症状的改善和脑积水的缓解来判断手术疗效,长期随访手术成功率达75%,手术成功的病例可以避免永久性植入分流装置。囊肿复发往往是由于手术过于保守,囊壁切除过少,囊腔再次闭合。该术式存在突然减压导致颅内出血的风险。
(2)囊肿-腹腔分流术由于部分病例在开颅囊肿切除和开窗术后,症状无改善或囊肿复发,仍需要行囊肿-腹腔分流术,因此有作者建议直接行囊肿-腹腔分流术。该术式的优点是创伤小、复发率低;缺点是需要永久性植入分流装置和分流手术相关的并发症;分流装置故障、感染等。单纯的囊肿-腹腔分流术,通常采用低压阀门;合并脑积水的病例,可通过“Y”形接头,行囊肿-脑室-腹腔分流术,建议采用高压阀门或流量限制阀门,以降低分流过度的风险。
(3)神经内镜引导开窗术目前该术式越来越流行,其优点是创伤小,但面临的困难是蛛网膜囊肿与邻近脑池之间的隔膜经常有增厚和纤维化。相比而言,显微外科手术有更好的视野,能够更安全地进行更大范围的开窗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