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斑裂孔
黄斑裂孔的诊断

诊断

医生多根据患者临床症状结合检查结果确诊,其中眼底检查和光相干断层扫描最常用也是最具诊断价值的检查手段,对于黄斑裂孔的确诊有重要意义。在诊断过程中,医生需要排除板层黄斑裂孔、假性黄斑裂孔、日蚀性视网膜病变、玻璃体黄斑牵引综合征等疾病。

鉴别诊断

1、板层黄斑裂孔

残存不规则的视网膜组织覆盖在视网膜色素上皮层上,一般较小,不会有全层裂孔时发生的周围视网膜脱离及黄色点状沉积物。裂隙灯光带照射仅有轻度变窄,没有断裂。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没有全层裂孔时的强荧光,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可以确诊板层裂孔。板层裂孔较为稳定,较少发展为全层裂孔,一般不用治疗。

2、假性黄斑裂孔

由于黄斑部视网膜前膜的形成,围绕中心凹出现一个圆形的边缘。形成假性黄斑裂孔的前膜一般比较厚,与视网膜颜色形成对比,中间视网膜看似裂孔的颜色。假性黄斑裂孔首先是合并有前膜的改变特征,呈扁圆形或梭形,没有周围视网膜浅脱离。OCT检查可以确定诊断。

3、日蚀性视网膜病变

由于太阳光的直接照射,黄斑水肿,对比中心凹呈鲜红色,有时会误诊为黄斑裂孔。但日蚀性视网膜病变,若黄斑水肿时间太久,也会形成黄斑裂孔。

4、玻璃体黄斑牵引综合征

是指后极部玻璃体不完全后脱离并持续牵引黄斑引起的一组综合体征,临床特点为视网膜内界膜变形,视网膜表面皱缩条纹合并血管变形,黄斑囊样水肿,黄斑局部牵拉性视网膜脱离。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下可见黄斑血管拱环荧光渗漏。时间久者,可形成黄斑裂孔,甚至发生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OCT检查有助于该病的诊断。

黄斑裂孔的类型

黄斑裂孔分为继发性和特发性两种,特发性是指无明确原因引起的黄斑裂孔,占黄斑裂孔发病总人数的绝大多数。根据发病机制,Gass将特发性黄斑裂孔分为4期:

1、Ⅰ期为裂孔形成前期,仅中心凹脱离,视力轻度下降,中心凹可见黄色斑点或黄色小环,约半数病例会自发缓解。

2、Ⅱ期裂孔<400μm,呈偏心的半月形、马蹄形或椭圆形。

3、Ⅲ期为>400μm圆孔,Ⅱ~Ⅲ期时玻璃体后皮质仍与黄斑粘连。

4、Ⅳ期为已发生玻璃体后脱离的较大裂孔,可见Weiss环。

疾病相关 更多»
老年眼睛黄斑病变是什么

老年黄斑病变是一种患在老年人眼黄斑部位的病变,是导致视力丧失的主要原因之一。下面将对老年黄斑病变的发生机制、病因以及预防方法进行科普。老年黄斑病变是由于黄斑区域的细胞功能和结构的退化而导致,其具体的发生机制还不完全清楚。然而,许多研究表明,几个因素与老年黄斑病变的发病有关。首先,年龄是最主要的危险因素,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黄斑区的细胞逐渐退化。其次,遗传因素也起到一定的作用,有些人可能因为遗传因素而更容易患上老年黄斑病变。此外,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吸烟、高血压和高胆固醇水平,也会增加患病的风险

王帅 副主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