钩端螺旋体病
钩端螺旋体病的症状

在发病前可有一定的潜伏期,长至28天,短至2天。发病后,其典型的临床经过可分早期、中期和后期三期。可表现为发热、头疼、全身肌肉疼痛、淋巴结肿大、咯血等症状。部分患者还可发生肺弥漫性出血、心肌炎、溶血性贫血、肾衰竭等并发症。

典型症状

1、早期(钩端螺旋体败血症期)在起病后3天内,为早期钩端螺旋体败血症阶段,主要为全身感染中毒表现。急起发热,伴畏寒或寒战,体温39℃左石,多为稽留热,部分患者为弛张热。热程约7天,亦可达10天。脉搏增快。头痛明显,一般为前额部。全身肌肉酸痛,包括颈、胸、腹、腰背肌和腿肌。其中第1病日即可出现腓肠肌疼痛,轻者仅感小腿胀,轻度压痛;重者疼痛剧烈,不能行走,甚至拒按,有一定的特征性。乏力显著,特别是腿软明显,甚至不能站立和行走。发病第1天即可出现眼结膜充血,以后迅速加重,可发生结膜下出血。病后第2天出现浅表淋巴结肿大,以腹股沟淋巴结多见,其次是腋窝淋巴结群。一般为黄豆或蚕豆大,个别也可大如鸽蛋。质较软,有压痛,但无红肿和化脓。其他还可有咽部疼痛和充血,扁桃体肿大,软腭小出血点,恶心,呕吐,腹泻,肝脾轻度肿大等。

2、中期(器官损伤期)起病后3~10天,为症状明显阶段,其表现因临床类型而异。

(1)流感伤寒型:无明显器官损害,是早期临床表现的继续,经治疗热退或自然缓解,病程一般5~10天。此型最多见。

(2)肺出血型:在早期感染中毒表现的基础上,于病程3~4天开始,病情加重而出现不同程度的肺出血。肺出血轻型者痰中带血或咯血,肺部无明显体征或闻及少许啰音,X线胸片仅见肺纹增多、点状或小片状阴影,经及时而适当治疗较易痊愈。肺弥漫性出血型是在渐进变化的基础上突然恶化,来势猛,发展快,是近年无黄疸型钩端螺旋体病的常见死因。

(3)黄疸出血型:此型又称外耳病。于病程4~8天后出现进行性加重的黄疸、出血和肾损害。出现肝损害时,患者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升高,黄疸于病程第10天左右达到高峰,肝脏轻至中度肿大、触痛,部分患者有轻度脾大。轻症者预后较好;重型者黄疸达正常值10倍以上,可出现肝性脑病,多有明显出血和肾衰竭,预后较差。有出血者,常见为鼻出血,皮肤、黏膜瘀点、瘀斑,咯血,尿血,阴道流血,呕血,严重者有消化道大出血,从而引致休克或死亡。少数患者在黄疸高峰期出现肺弥漫性出血而死亡。有肾脏损害时,轻者仅少量蛋白尿,镜下血尿,少量白细胞和管型重者出现肾衰竭,表现为少尿、大量蛋白尿和肉眼血尿、电解质紊乱、氮质血症与尿毒症。肾衰竭是黄疸出血型的主要原因,占死亡病例的60%~70%。

(4)肾衰竭型:各型钩端螺旋体病都可有不同程度肾损害的表现,黄疸出血型的肾损害最为突出。单纯肾衰竭型较少见。

(5)脑膜脑炎型:出现严重头痛、烦躁、颈抵抗、克氏征、布氏征阳性等脑膜炎表现,以及嗜睡、神志不清、谵妄、瘫痪、抽搐与昏迷等脑炎表现。严重者可发生脑水肿、脑疝及呼吸衰竭。脑脊液检查压力增高,蛋白增加,白细胞多在500×106/L以下,以淋巴细胞为主,糖正常或稍低,氯化物正常。脑脊液中分离到钩端螺旋体的阳性率较高。仅表现为脑膜炎者预后较好,脑膜脑炎者往往病情重,预后较差。

3、后期(恢复期或后发症期)少数患者退热后于恢复期可再次出现症状和体征,称钩端螺旋体后发症。

(1)后发热:热退后1~5天,再次出现发热,38℃左右,不需抗生素治疗,经1~3天而自行退热。

(2)眼后发症:多发生于波摩那群钩端螺旋体感染,退热后1周至1个月出现。以葡萄膜炎、虹膜睫状体炎常见,也有虹膜表层炎、球后视神经炎或玻璃体混浊等。

(3)反应性脑膜炎:少数患者在后发热的同时出现脑膜炎表现,但脑脊液钩端螺旋体培养阴性,预后良好。

(4)闭塞胜脑动脉炎:病后半个月至5个月出现,表现为偏瘫、失语、多次反复短暂肢体瘫痪。脑血管造影证实有脑基底部多发性动脉狭窄。

并发症

可有肺弥漫性出血、心肌炎、溶血性贫血、肾衰竭等并发症。

相关解析
宋伟 主治医师

感染科 吉安市中心人民医院

钩端螺旋体病的临床特点是什么

钩端螺旋体病的临床特点为起病急骤:1.早期有高热、全身酸痛、软弱无力、结膜充血、腓肠肌压痛、表浅淋巴结肿大等钩体毒血症状;2.中期可伴有肺出血、肺弥漫性出血、心肌炎、溶血性贫血、黄疸、全身出血倾向、肾炎、脑膜炎、呼吸功能衰竭、心衰竭等靶器官损害表现;3.晚期多数病例恢复。少数病例可出现发热、眼葡萄膜炎,以及脑动脉闭塞性炎症等多种与感染后的变态反应有关的后发症。

观看语音
周利军 副主任医师

感染科 大同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医院

钩端螺旋体病的症状有什么

高端螺旋体的主要症状是发热,头痛,全身酸痛和眼结膜充血,颜面及胸部皮肤潮红,肥肠肌酸痛,全身酸痛,还有淋巴结肿大,有可能出现咯血等症状,严重者可能出现脑膜炎,溶血性贫血,心肌炎,呼吸衰竭,肾功能衰竭等严重表现,一旦确诊,需要及时坚持住院治疗。

观看问答
疾病相关 更多»
艾滋病如何在人群中悄然蔓延?这几条传播链路须知!

🚨今天一定要跟大家认真唠唠艾滋病这个严肃的话题,特别是它的传播途径,了解清楚真的能帮我们更好地保护自己和身边人。💖🔍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有三种:1️⃣性传播💑性传播是艾滋病最主要的传播途径。艾滋病病毒存在于血液、精液和阴道分泌物中,通过性接触时发生的黏膜细微破损即可侵入机体致病。因此,无论是同性、异性还是双性接触,都有可能传播艾滋病。所以,进行性生活时一定要规范使用避孕套,保护好自己哦!🛡️2️⃣血液传播💉血液传播也是艾滋病的重要传播途径

罗晓丹 副主任医师
疾病专区 更多»
寄生虫病
蛲虫病 包虫病 蛔虫病 钩虫病 绦虫病 肝吸虫病
免疫缺陷
艾滋病 先天性胸腺发育不良 联合免疫缺陷病 抗体免疫缺陷病 遗传性补体缺陷病 先天性全丙种球蛋白低下血症
传染病
肺结核 腮腺炎 麻疹 猩红热 百日咳 流行性感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