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会询问患者病史,了解症状出现的时间以及变化的情况,还会询问患者既往手术、腹部疾病的情况。结合既往病史、临床症状、体格检查及X线钡餐检查和CT气腹造影等检查结果来进行诊断。
诊断依据
1、病史
腹部疼痛,且患者近期内有下腹部手术史,或下腹部的感染史或有顽固性便秘等。
2、临床特点
餐后中上腹部阵发性胀痛,伴恶心、呕吐;屈曲侧卧位后症状可缓解;腹部切口瘢痕区轻度压痛,查腹壁牵拉征阳性。
3、辅助检查
X线钡剂灌肠可见右半结肠肠腔增宽成角、固定;横结肠局限性节段性痉挛;钡剂横结肠受阻,排空时间延长;横结肠明显下垂等。钡剂灌肠造影主要表现为五个影像特点:右半结肠肠管增宽、成角,固定;横结肠显示局限性、节段性痉挛;横结肠蠕动增强;钡剂受阻于横结肠且排空时间延长;横结肠明显下垂。纤维结肠镜镜身通过横结肠较困难,或显示管腔局限性狭窄,但肠黏膜正常。腹腔镜检查可观察到大网膜与下腹部或切口的粘连挛缩的程度及范围。
鉴别诊断
需要与肠梗阻进行鉴别。肠梗阻临床上也可以有腹痛、腹胀、呕吐、便秘等症状。 但肠梗阻的腹痛剧烈,呈阵发性剧烈绞痛,且改变体位不能缓解。肠梗阻患者通常不会有腹膜内的牵拉感。体格检查时,肠梗阻患者肠鸣音减弱。立位腹部X线检查对肠梗阻患者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典型征象为出现阶梯状的气液平面,提示患者肠腔内有气体和液体积留。可通过临床表现以及影像学检查结果进行鉴别。
韧带粘连一般无法完全自己恢复,因粘连多由损伤、炎症或术后组织修复过程中纤维组织异常增生所致,需通过主动干预才能改善。韧带发生粘连后,纤维组织会异常连接周围组织,限制关节活动,若不干预,粘连可能逐渐加重,导致关节僵硬、活动受限。轻度粘连在早期若能通过康复训练促进血液循环,可能缓解部分症状;但中重度粘连常需更积极的措施,如专业康复手法松解、超声波或冲击波治疗,甚至手术切开粘连组织。此外,粘连恢复还与发生部位、持续时间有关,关节活动度大的部位粘连若及时干预,恢复可能性更高,而长期慢性粘连自愈概率极低
梨状肌综合征可以是单侧也可以是双侧,具体取决于病因和个体情况,多数患者以单侧发病为主,但少数情况下也可能双侧同时受累。梨状肌综合征主要由梨状肌充血、水肿、痉挛或肥厚等病变,刺激或压迫坐骨神经引起。由于梨状肌位于臀部两侧,单侧梨状肌因外伤(如跌倒时臀部着地)、长期不良姿势(如久坐、跷二郎腿)或过度使用(如跑步、跳跃)导致损伤时,通常仅引发单侧症状(如臀部疼痛、下肢放射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