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道出血
胃肠道出血的诊断

诊断

医生根据呕血、黑粪、血便和失血性周围循环衰竭的临床表现,结合辅助检查的结果,可诊断消化道出血,但在诊断过程中必须排除消化道以外的出血因素,如需鉴别咯血与呕血;口、鼻、咽喉部出血;食物及药物引起的黑粪,如动物血、炭粉、铁剂或铋剂等药物。

鉴别诊断

1、根据呕血和便血的鉴别

(1)一般呕血几乎可以确认为上消化道出血,便血较多提示下消化道出血,特别是结肠、直肠出血。

(2)便血而伴有呕血者多为上消化道出血。

(3)对无呕血者用胃管吸取胃内容物,若为血液,则同呕血具有同样的定位价值。

(4)出血部位在幽门以上者多有呕血及便血,而出血部位在幽门以下者,只有便血,如出血量较大亦可为新鲜的血便。

2、根据病史及临床表现鉴别

(1)上消化道出血多见于溃疡病、胃炎、门脉高压症及胃肿瘤。其病程长,表现多为上腹规律性空腹疼痛,进食渐缓解,返酸,嗳气等。门脉高压症伴出血常有慢性肝炎病史,肝脾大、腹水、肝功能不良及水肿,常以呕血为多见或呕血便血兼有,其它疾病引起的出血如胃肿瘤、胃炎等也各有其不同病史。

(2)下消化道出血多见于炎症及肿瘤,病程一般较短而易反复,主要表现在脐及下腹部有疼痛、腹胀及大便习惯、便柱形态等改变,痛处往往有局限性压痛,并可扪及包块,出血少为黑便。出血量大者亦可为棕色、暗红或鲜红色。

3、根据实验室检查鉴别

(1)胃管内抽胃液检查:①抽出鲜红或咖啡样胃液多为上消化道出血;②抽出物潜血阳性者亦多为上消化道出血。抽取物潜血阴性者为下消化道出血。

(2)直肠指诊检查:通过指诊可发现有无血迹,可根据血的颜色鉴别。①如为柏油样便多为上消化道出血;②如暗红或鲜红色则多为下消化道出血;③如黑便潜血阴性,则为食物中含铁剂、铋剂或某些药物引起,而非出血。

(3)测定血浆尿素浓度及肌酐浓度比值:上消化道出血远较下消化道出血的比值为高,不论出血多少,87%的上消化道出血病例比值≥100,而95%的下消化道出血病例比值则<100。利用这个简单的生化指标。可用于区分上、下消化道出血的部位,从而确定进一步检查的程序。

4、根据部位鉴别诊断

主要是上、下消化道出血的疾病相互鉴别。

相关解析
宁晓璐 主治医师

消化内科 锦州市中心医院

胃肠道出血做什么检查?

可能是消化道出血,不用太担心,保持好心情有助于止血,太疲劳,或者精神压力大可能会加重病情,要注意饮食习惯,上医院挂个消化内科让大夫检查一下,拍个片,或者做个胃肠镜,可以检查出出血的原因,然后根据病情在进行自疗。注意多休息。

观看问答
疾病相关 更多»
两味中药治鼻出血

白茅根与侧柏叶配伍是中医治疗鼻出血的经典组合,二者合用可增强清热凉血、收敛止血之效,尤其适用于肺热或血热型鼻出血。白茅根性寒,归肺、胃经,具有清热凉血、利尿通淋的功效。其含有的钾盐成分可扩张血管、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从而减少出血。现代药理研究证实,白茅根煎剂能缩短凝血时间,对肺胃热盛引起的鼻出血效果显著。侧柏叶性微寒,归肺、肝经,擅长凉血止血、化痰止咳。其挥发油成分可抑制炎症因子释放,减轻鼻腔黏膜充血水肿,同时通过收缩血管达到止血目的

李红梅 主任医师
疾病专区 更多»
胃病
慢性胃炎 胆汁反流性胃炎 慢性浅表性胃炎 急性单纯性胃炎 萎缩性胃炎 小儿胃炎
腹泻
细菌性痢疾 阿米巴痢疾 轮状病毒肠炎 病毒性腹泻 感染性腹泻 大肠杆菌性胃肠炎
大便
黑便 果酱样大便 柏油便 大便灰白 恶臭便 大便色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