咽鼓管异常开放症
咽鼓管异常开放症的治疗

治疗原则

向患者说明本病无生命危险,解除其精神顾虑,消除紧张状态。对于症状明显并对生活造成影响者,可根据病情行药物治疗或手术治疗。

一般治疗

不可作过度吞咽、深呼吸、用力擤鼻等动作。

药物治疗

本病可使用药物进行软腭封闭、吹粉法治疗及局部涂药,以缓解症状,具体详见其他治疗。

手术治疗

对确由器质性病变引起,且经药物治疗无效者,可作腭帆张肌松解术,使肌肉的张力得以松解,咽鼓管恢复经常闭合的状态。此外,还有咽口直接缝扎、自体脂肪填塞法等。

其他治疗

1、软腭封闭

使用1%-2%普鲁卡因于翼突钩处注射,缓解症状治疗。

2、吹粉法

将硼酸粉与水杨酸粉按4∶1比例混合,经咽鼓管导管吹至咽鼓管内及其开口周围,可致局部黏膜肿胀,以暂时减轻症状。

3、局部涂药

上述治疗无效者,可将10%-20%硝酸银、5%-10%三氯醋酸、5%石碳酸等化学腐蚀剂或碘甘油涂抹于咽鼓管口及管腔,使该处产生微小瘢痕,以缩小其开口。

相关解析
姚俊 主任医师

耳鼻喉科 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

咽鼓管异常开放怎么治

咽鼓管正常处于关闭状态,只在吞咽,哈欠,张大口等动作时瞬间开放进行鼓室内气体交换。如咽鼓管口肌肉麻痹、萎缩,可使咽鼓管经常处于开放的状态,而产生相应的症状,称为咽鼓管异常开放症。引起的病因有咽鼓管口周围软组织缺损,疤痕粘连,萎缩,肌肉麻痹等等还有精神因素。咽鼓管异常开放可用激光烧灼使疤痕收缩使咽鼓管口缩窄可缓解症状,还有就是腭帆张肌腱松解术,部分患者可用局部封闭及电针刺激治疗。

观看语音
疾病相关 更多»
抑郁症是终身病吗

抑郁症并非一定是终身病,但存在复发风险,部分患者可能经历慢性或反复发作的病程。通过规范治疗和长期管理,多数患者可实现临床痊愈并维持良好社会功能,但仍有30%-50%患者可能经历病情反复。抑郁症的病程具有显著异质性。首次发作患者经系统治疗后,60%-70%可在6-12个月内达到临床痊愈。然而,抑郁症具有高复发率特征,未接受维持治疗的患者1年内复发率可达40%-50%,5年内复发率超过80%。复发风险与遗传易感性、残留症状、社会心理应激、治疗依从性等因素密切相关

徐莉萍 主任医师
毛周角化症可以自愈吗

毛周角化症通常无法自愈,但症状可能随年龄增长或护理改善而减轻。毛周角化症是一种慢性毛囊角化性皮肤病,以毛囊口角化过度、形成针尖至粟粒大小的丘疹为特征,常见于上臂外侧、大腿前侧等部位,冬季症状加重,夏季缓解。其发病与遗传因素密切相关,约50%-70%的患者存在家族史,基因突变导致皮肤细胞代谢异常,这种遗传倾向难以通过自身调节逆转。维生素A缺乏、内分泌紊乱、皮肤干燥及代谢障碍等因素可能加重病情。例如,维生素A缺乏会直接导致毛囊上皮角化异常,而干燥环境或过度清洁会破坏皮肤屏障,进一步刺激角质增生

胡云峰 副主任医师
入睡困难是抑郁症吗

入睡困难不一定是抑郁症,它可能是抑郁症的表现之一,但也可能由焦虑症、睡眠障碍、生理疾病、环境因素或生活习惯等多种原因引起。抑郁症患者常伴随情绪低落、兴趣减退、自责自罪等症状,入睡困难或早醒是常见表现,但并非所有入睡困难都指向抑郁症。焦虑症患者因过度担忧、紧张,大脑处于兴奋状态,也易出现入睡困难。此外,不宁腿综合征、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睡眠障碍,以及疼痛、甲状腺功能亢进等生理疾病,也可能干扰睡眠。环境嘈杂、光线过强、睡前过度使用电子设备等外部因素,同样会导致入睡困难

王艺东 主任医师
抑郁症多严重吃氟西汀

抑郁症达到轻度或难治性程度时,若无禁忌证,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氟西汀治疗。氟西汀属于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通过提高大脑中5-羟色胺水平改善抑郁症状。轻度抑郁症患者常表现为兴趣减退、情绪低落、精力下降、睡眠障碍、社交回避等,符合至少两项核心症状且持续两周以上时,可考虑使用氟西汀。难治性抑郁症指经两种及以上不同类别抗抑郁药足量足疗程治疗无效,或因药物副作用无法耐受常规治疗的患者,此时氟西汀可作为调整方案的选项之一。氟西汀的疗效与剂量需个体化调整

徐莉萍 主任医师
疾病专区 更多»
感冒
流行性感冒 小儿感冒 反复感冒 病毒性感冒 夏季感冒 急性鼻炎
咳嗽
肺结核 肺炎 肺癌 肺气肿 肺积水 肺脓肿
鼻塞
过敏性鼻炎 萎缩性鼻炎 慢性鼻窦炎 急性鼻炎 慢性单纯性鼻炎 慢性肥厚性鼻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