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性脊髓病的临床表现主要有肝脏原发疾病表现,如乏力、纳差、黄疸、肝掌等,以及脊髓病以双下肢痉挛性截瘫为特征的表现。
典型症状
1、 脊髓症状
典型症状为双下肢慢性、进行性、对称性、痉挛性截瘫。早期呈伸直性痉挛性截瘫,呈强直状,膝部和踝部直伸,肌张力增加,有“折刀现象”,腱反射亢进,常有肌阵挛,锥体束征阳性,行走呈痉挛步态、剪刀步态。晚期也可出现屈曲性截瘫,上肢很少累及,感觉及括约肌亦很少受累。少数患者可出现四肢瘫。
2、 慢性肝病表现
不同程度的乏力、腹胀、腹水、黄疸、肝病面容、肝掌、蜘蛛痣。
3、 门脉高压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腹壁静脉曲张及上消化道出血。病情发展
肝性脊髓病是继发于慢性肝病的脊髓病,根据病程发展时期的不同有不同的临床表现。
1、神经症状前期:主要是慢性肝病的表现。
2、亚临床期:也称为亚临床肝性脑病期,在改期数字连接试验、视觉诱发电位出现异常。
3、肝性脑病期:为反复发作的一过性肝性脑病症状(意识障碍、精神行为异常)。
4、脊髓病期:缓慢出现并进行性加重的脊髓症状,首先出现双下肢的僵硬乏力、走路不稳、逐渐发展为对称性痉挛性瘫痪。
并发症
疾病在发展过程中,痉挛性截瘫进行性加重,可能由于行动不便引起摔倒骨折。患者主要的并发症源于原发肝脏疾病以及门脉高压,例如消化道出血、胆石症、感染、肝性脑病、门静脉血栓或海绵样变、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肝肾综合征、肝肺综合征。
肝性脊髓病在临床中发病比较少见,治疗比较困难,费用十分昂贵,但是在不同级别医院费用不尽相同。以缓慢加重的进行性截瘫为主要临床表现,多发生在肝硬化失代偿期,以脊髓侧索硬化脱髓鞘病变为主。治疗主要以减少肠内毒素的生成吸收为主,维持水和电解质平衡,必要时使用大剂量糖皮质激素来控制侧索硬化脱髓鞘病变。必要时可以进行肝移植。
今天我们要聊的是一个非常严肃但也很重要的话题——艾滋病携带者与患者的区别。🤔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这两者之间的区别却是天壤之别!那么,到底什么是艾滋病携带者,什么是艾滋病患者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艾滋病,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引起的一种危害性极大的传染病。HIV主要攻击人体免疫系统中的CD4+T淋巴细胞,大量破坏该细胞,使人体丧失免疫功能,从而易于感染各种疾病,并可发生恶性肿瘤,病死率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