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膜壳绦虫病是由于微小膜壳绦虫,侵入人体长期寄生在人体肠道,引起多种消化道症状的一种疾病。本病的主要临床表现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食欲降低。进入人体会刺激小肠黏膜,引起肠粘膜坏死,溃疡以及功能障碍吡喹酮对本病有极好的治疗效果,除对症治疗外,还应多注意卫生,勤洗手。
本病是由短膜壳绦虫感染所致的一种人兽共患病,短膜壳绦虫的虫卵具有感染性,被人吞食后在人体内进行生长繁殖。成虫与幼虫大量感染可引起小肠黏膜机械性与毒性刺激,导致小肠粘膜损伤、小肠运动及吸收功能障碍。
查看更多»短膜壳绦虫病是由于短膜壳绦虫引起,其成虫及幼虫寄生于小肠,本病潜伏期约为1个月,在这个阶段患者一般无明显症状,当感染严重后,患者可出现腹痛、腹泻、食欲下降、头晕等症状。典型症状1、感染严重,特别是儿童...
查看更多»治疗原则本病由短膜壳绦虫经口进入人体后在小肠进行生长繁殖,导致大量的成虫、幼虫沉积并引起相关的临床表现,应及早进行驱虫治疗,避免其在人体大量繁殖造成严重感染。药物治疗利用吡喹酮和阿苯达唑进行短膜壳绦虫...
查看更多»擅长: 消化道出血,消化道感染,胃十二指肠溃疡,以及肝脏胆囊等消化内科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电话:02028823388
地址:广州市中山二路58号
电话:057186090073
地址:杭州市庆春东路3号
地址:上海市东方路1630号(东),上海市山东中路145号(西)
电话:02885551331
地址:成都市武侯区国学巷37号
地址:院本部:北京市朝阳区工人体育场南路8号;京西院区:北京市石景山区京原路5号
地址:住院部:上海市徐汇区枫林路180号;东院:上海市徐汇区斜土路的1609号;西院:上海市徐汇区医学院路111号;特需门诊、生殖医学中心(15号楼):上海市小木桥路260号
糖尿病患者可适量吃芋头,但须严格把控食用量,因芋头含碳水化合物,过量摄入易致血糖波动,对病情控制不利。芋头作为一种营养丰富的根茎类蔬菜,富含膳食纤维、维生素以及矿物质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成分。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芋头中的膳食纤维能够减缓食物在胃肠道的吸收速度,进而有效控制餐后血糖的急剧升高。同时,芋头所含的维生素和矿物质也有助于提升患者的免疫力,促进整体健康。不过,糖尿病患者在享用芋头时,必须注意控制食用量。芋头中含有一定量的碳水化合物,如果过量食用,会导致血糖水平上升
糖尿病2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主要由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胰岛素抵抗导致血糖水平升高。需通过综合管理控制病情,预防并发症。糖尿病2型的病因颇为复杂,既涉及遗传因素,也受环境因素影响。遗传因素使得某些个体对糖尿病具有更高的易感性。而环境因素,如长期保持不良的生活习惯、营养过剩、体力活动严重不足等,都可能诱发或加重病情。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不足,是糖尿病2型发病的两大核心机制。在疾病早期,糖尿病2型的症状可能并不明显。但随着病情的逐渐发展,患者可能会出现多饮、多食、多尿以及体重下降等典型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