腺病毒性肠炎
腺病毒性肠炎的治疗

治疗原则

腺病毒性肠炎以预防及纠正脱水、调整饮食、合理用药及预防并发症为原则,急性腹泻注意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及抗感染;迁延性和慢性腹泻应注意肠道菌群失调及饮食疗法。

对症治疗

1、控制感染

病毒所致的腹泻一般不用抗生素,除液体疗法外,还可选用微生态制剂和黏膜保护剂。

2、饮食疗法

强调继续饮食,满足生理需要,补充疾病消耗,以缩短腹泻后的康复时间。以母乳喂养儿继续喂母乳,人工喂养儿可喂等量米汤或稀释的牛奶或其他奶制品,有严重呕吐者暂禁食4天-6天,无需禁水,待好转后继续喂食。病毒性肠炎多有继发性双糖酶缺乏,可采用去乳糖饮食,如用去乳糖配方奶粉或去乳糖豆奶粉。

3、液体疗法

(1)口服补液:起预防脱水作用,适用于轻、中度脱水而无明显周围循环障碍者。轻度脱水50ml/kg-80ml/kg,中度脱水80ml/kg-100ml/kg,少量频服,8小时-12小时将累积损失量补足。脱水纠正后维持补液,将ORS(口服补液盐)液加等量水稀释使用。需注意的是新生儿和有明显呕吐、腹胀、休克、心肾功能不全或其他严重并发症的患儿,不宜采用口服补液。使用过程中如发现眼睑浮肿可改白开水口服。

(2)静脉补液:适用于中度以上脱水,病情重、呕吐腹泻剧烈或腹胀患儿。可根据脱水程度的不同选用不同张力的液体,按照先盐后糖、先浓后淡、见尿补钾的原则进行补液。

一般治疗

1、加强护理,注意消毒隔离,勤换尿布,观察脱水情况及静脉输液速度。

2、注意休息,避免剧烈活动或重体力劳动。

药物治疗

1、微生态制剂

长期腹泻者大多与肠道功能及肠道菌群失调有关,故切忌滥用抗生素,可用微生态疗法。微生态制剂如双歧杆菌、嗜乳酸杆菌、粪链球杆菌、需氧芽孢杆菌等,有助于恢复肠道正常菌群的生态平衡,抑制病原菌的定植和侵袭,有利于控制腹泻。肠道菌群严重紊乱,应选用2种以上的菌制剂进行治疗。

2、肠黏膜保护剂

与肠道黏蛋白相互作用可增强其屏障功能,同时能吸附病原体和毒素,阻止病原微生物的攻击,维持肠细胞的吸收和分泌功能,如蒙脱石散。

3、锌剂

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建议,对于急性腹泻患儿应每天补充适量元素锌。

中医治疗

中医认为小儿腹泻的病因,以感受外来邪气、饮食不节、脾胃虚弱多见,病位主要在脾胃。病机关键为脾虚湿困。本病以运脾化湿为基本法则,实证以祛邪为主,虚症以扶正为主。腹泻变证,属正气大伤,分别治以益气养阴、酸甘化阴,回阳救逆,护阴固脱。

1、辨证论治

(1)湿热泻(常证)

①证候:大便水样,或如蛋花汤样,泻下急迫,量多次频,气味秽臭,或见少许黏液,腹痛时作,恶心呕吐,或发热烦瞬,口渴尿黄,舌质红,苔黄,脉滑数,指纹紫。

②治法:清热利湿。

③主方:葛根黄连汤加减。

(2)风寒泻(常证)

①证候:大便清稀,夹有泡沫,臭味不甚,肠鸣腹痛,或伴恶寒发热,鼻流清涕,咳嗽,舌质淡,苔薄白,脉浮紧,指纹淡红。

②治法:疏风散寒。

③主方:藿香正气散加减。

(3)伤食泻(常证)

①证候:大便稀溏,夹有乳凝块或食物残渣,气味酸臭,或如败卵,脘腹胀满,嗳气酸馊或有呕吐,不思乳食,腹痛拒按,泻后痛减,夜卧不安,舌苔厚腻,或微黄,脉滑实,指纹紫滯。

②治法:消食化滞。

③主方:保和丸加减。

(4)脾虚泻(常证)

①证候:大便稀溏,色淡不臭,多见食后作泻,时轻时重,面色萎黄,神疲倦怠,食欲不振,形体消瘦,舌淡苔白,脉缓弱,指纹淡。

②治法:健脾益气。

③主方:七味白术散加減。

(5)脾肾阳虚泻(常证)

①证候:久泻不止,食入即泻,澄澈清冷,或见脱肛,形寒肢冷,面色晄白,精神萎靡,寐时露晴,舌淡苔白,脉细弱,指纹色淡。

②治法:温补牌肾。

③主方:附子理中汤合四神丸加减。

(6)气阴两伤(变证)

①证候:多为病情发展而渐加重,持续日久之故。泻下无度,质稀如水,精神萎弱或心烦不安,眼窝及囟门四陷,皮肤干燥,啼哭无泪,口渴引饮,小便短少,甚至无尿,唇红而干,舌红少津,若少或无苔,脉细数。

②治法:益气敛阴。

③主方:人参乌梅汤加减。

(7)阴竭阳脱(变证)

①证候:此为病之重者,由气阴两伤发展而来,或久泻不止阴阳俱耗而成。泻下不止,次频量多,精神萎靡,表情淡漠,面色青灰或苍白,冷汗自出,哭声微弱,啼哭无泪,尿少或无,四肢厥冷,舌淡无津,脉沉细欲绝。

②治法:温阳固脱。

③主方:生脉散合参附龙牡救逆汤加减。

2、中成药

(1)保和丸,用于伤食泻

(2)小儿肠胃康颗粒,用于湿热泻。

(3)藿香正气口服液,用于风寒泻。

(4)附子理中丸,用于脾肾阳虚泻。

3、针灸疗法

(1)针法

取足三里、中院、天枢、牌命。发热加曲池,呕吐加内关、上院,腹胀加下院。实证用泻法,虚证用补法。

(2)灸法

取足三里、中脘、神阙。隔姜灸或艾条温和灸。用于脾虚泻、脾肾阳虛泻。

4、贴敷疗法

(1)五倍子、干姜,吴茱萸、丁香,共研细末,白酒调和,贴敷肚脐,纱布覆盖固定。用于虚寒泄泻。

(2)丁香、肉桂、姜汁调和成糊状,贴敷肚脐,外用胶布固定。用于风寒泻、脾虚泻、脾肾阳虚泻。

5、推拿疗法

(1)补脾土,清大肠,清小肠,退六腑,揉小天心。用于湿热泻。

(2)揉外劳宫,推三关,摩腹,揉脐,揉龟尾。用于风寒泻。

(3)推板门,清大肠,补脾土,摩腹,运内八卦,揉中脘。用于伤食泻。

(4)推三关,补脾土,补大肠,摩腹,推上七节骨,捏脊。用于脾虚泻。

(5)补脾土,摩腹,推上七节骨,补肾经,揉足三里。用于脾肾阳虚泻。

以上均须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切勿自行用药或针灸。

疾病相关 更多»
刺猴是hpv病毒吗

刺猴寻常疣,确实是由HPV病毒感染引起的皮肤病变。寻常疣由HPV1、2、4、7等低危型别感染皮肤角质细胞所致,与引起尖锐湿疣或宫颈癌的高危型HPV,比如16/18型不同。病毒通过皮肤微小破损侵入,在基底细胞层复制后形成特征性粗糙丘疹,通常表面呈"刺状"。临床诊断依据典型外观即可,无需常规HPV分型检测,但免疫抑制患者的泛发疣体需排查高危型混合感染。寻常疣传染性途径,包括直接接触或共用物品可能传播,但成人因已具备免疫力,感染率低于儿童

王霞 副主任医师
乙肝病毒在物体表面能存活多久

乙肝病毒(HBV)在物体表面的存活时间受环境条件影响,通常为7天至1个月,但在特定条件下可存活更久。HBV的体外存活能力显著强于多数病毒,其稳定性与表面是否存在有机物质、环境湿度及消毒剂类型密切相关。当病毒表面有血液或血清等有机物质时,在25℃下可存活至少7天,4℃环境下可达6个月;在干燥表面存活时间缩短至1-2周,但需紫外线照射1小时才能完全灭活。不同消毒剂对HBV的灭活效果差异显著,75%乙醇需作用10分钟,含氯消毒剂(500mg/L)1分钟即可灭活

涂鸣汉 副主任医师
乙型病毒肝炎表面抗体1000正常吗

乙型病毒肝炎表面抗体检测结果为1000mIU/mL属于正常且理想的状态,表明体内存在高水平的乙肝保护性抗体,能有效抵御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无需过度担忧。乙肝表面抗体是人体免疫系统针对乙肝表面抗原产生的特异性抗体,属于保护性抗体,其主要作用是中和进入体内的乙肝病毒,阻止病毒感染肝细胞。一般来说,健康人群的乙肝表面抗体滴度大于10mIU/mL即视为阳性,提示具有免疫力;滴度越高,保护力越强、持续时间越久

涂鸣汉 副主任医师
小儿甲流病毒多久会自愈

小儿甲流病毒通常1-2周可自愈。儿童感染甲流后,若体质较好且无并发症,发热、咳嗽等症状多在3-7天缓解,完全恢复需1-2周。但婴幼儿、免疫力低下或合并基础病的孩子可能症状较重,病程延长,甚至引发肺炎、中耳炎等并发症,需及时就医。奥司他韦等抗病毒药物在发病48小时内使用可缩短病程。总结而言,小儿甲流病毒通常1-2周可自愈。家长应保证孩子休息、补充水分,若高热不退或精神萎靡需立即就诊。

陈晓玲 副主任医师
疾病专区 更多»
胃病
慢性胃炎 胆汁反流性胃炎 慢性浅表性胃炎 急性单纯性胃炎 萎缩性胃炎 小儿胃炎
富贵病
高血压 冠心病 高血脂 动脉粥样硬化 急性心肌梗塞 脑中风
腹泻
细菌性痢疾 阿米巴痢疾 轮状病毒肠炎 病毒性腹泻 感染性腹泻 大肠杆菌性胃肠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