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原则
治疗措施包括及早停用相关抗生素,加强支持治疗,调整肠道正常菌群,严重者给予抗难辨梭状芽胞杆菌抗生素或抗毒素治疗。极少病例因肠梗阻或穿孔需手术。
一般治疗
包括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输入血浆、白蛋白纠正低蛋白血症。严重营养不良者可全胃肠外营养。
药物治疗
1、微生态制剂治疗直接或间接补充生理菌,纠正肠道菌群失调。目前应用的生态制剂有活菌、死菌及其代谢产物。
(1)活菌剂有两种,一是使用需氧菌消耗肠道内氧,使之成为厌氧环境,促使厌氧菌生长恢复菌群的平衡,常用有地衣芽胞无毒株活菌制剂、酪酸菌制剂等。二是直接用厌氧菌,常用有双歧杆菌活菌制剂、双歧三联活菌(含肠道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粪链球菌)等。原则上不与抗生素合用以免影响疗效。
(2)死菌制剂常用的有乳酸菌素和口服乳杆菌LB散等,含高温消毒的乳酸菌及其代谢产物,可抑制肠道致病菌生长及促进有益的酸性菌生长,调整菌群平衡。因不受抗生素的影响,可与抗生素一起服用。
2、抗生素治疗多数患者停用相关抗生素能自行缓解而呈自限性。对必须使用抗生素患者应考虑更换。
(1)一线用药是甲硝唑,甲硝唑为硝基咪唑衍生物,95%的患者治疗后反应良好。重症或频吐者可静脉给药,但疗效明显低于口服用药。
(2)万古霉素用于甲硝唑不能耐受或无反应者,可抑制难辨梭状芽胞杆菌生长,是目前认为治疗伪膜性肠炎最有效的药物。该药口服不吸收,对肾脏无损害,在肠道内可达到高浓度,静脉给药不宜采用。一般治疗48小时起效,4-7天内应恢复正常,严重病例可能需要更长时间的治疗。
(3)杆菌肽可用于本病,有效率低于万古霉素,且价格较贵,仅在上述药物无效时使用。口服尚未发现其明显副作用,而静脉给药有较高的肾毒性和耳毒性发生率,不宜采用。
(4)非达霉素是一种新型的口服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2011年美国FDA批准用于难辨梭状芽胞杆菌感染相关的腹泻的治疗,其疗效与万古霉素近似,但疗效更为持久,复发率较低。
3、抗毒素及抑制毒素吸收治疗抗污泥梭状芽胞杆菌毒素可中和难辨梭菌毒素,国外已用于临床。阳离子交换树脂能结合难辨梭菌毒素而减轻腹泻及其他中毒症状,如考来烯胺与万古霉素同用可降低万古霉素在肠道中的浓度,不宜合用。其主要的副作用是便秘。由于其影响抗生素的吸收,需在应用抗生素2小时以后服用。其他类似药物有双八面体蒙脱石等。
4、免疫治疗国外的非随机对照研究发现,静滴丙种球蛋白可用于治疗CDAD,其机制主要为中和难辨梭菌毒素A。针对难辨梭菌毒素A或B的单克隆抗体在Ⅱ期临床试验中治疗CDAD感染有效,与抗生素合用可显著减少复发。
5、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可短期小量应用,以改善毒血症症状。
手术治疗
重症患者出现肠穿孔、中毒性巨结肠、内科治疗无效、重症感染性休克等应尽早开始外科干预,如结肠切除、结肠旷置回肠造瘘、保留结肠并万古霉素冲洗术,术后仍需进行持续内科治疗。
其他治疗
粪便替代疗法是将健康人的粪便制成悬液,通过灌肠或肠镜下注入肠道,可用于反复发作的肠道感染,国外已用于临床,有效率高达92%,不良反应少,但存在审美学问题,难以被患者接受。
燕窝果性质偏凉,属于凉性水果,但具体寒性程度因人而异,体质偏热者适量食用可清热降火,体质偏寒或脾胃虚弱者过量食用可能引发不适。燕窝果的凉性特质源于其性味归经属性。中医认为,燕窝果性味甘、酸,归肺、胃、大肠经,具有清热降火、润肺止咳、生津止渴的功效。其凉性可中和体内热邪,缓解热病口渴、烦躁等症状,适合体质偏热或夏季食用。然而,凉性食物易伤阳气,若体质偏寒(如手脚冰凉、畏寒怕冷)或脾胃虚弱(如易腹泻、腹胀)者过量食用,可能加重体内寒气,导致胃痛、胃胀、腹泻等不良反应
轴性近视的控制治疗需结合光学矫正、行为干预、药物辅助及手术治疗,通过多维度措施延缓眼轴增长、控制近视进展。1.光学矫正:框架眼镜是最基础且常用的矫正方式,需定期验光并更换合适度数的镜片。角膜接触镜和角膜塑形镜则能更精准地贴合角膜,其中OK镜通过夜间佩戴塑形角膜,白天可暂时提高裸眼视力,同时对青少年近视进展有较好的控制效果。2.行为干预:保持正确的读写姿势,眼睛与书本距离约33厘米;遵循20-20-20法则,即每用眼20分钟休息20秒,眺望20英尺外的物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