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银屑病
副银屑病的症状

副银屑病与银屑病表现类似,常有鳞屑性红斑或斑块、丘疹等皮损,但不同类型副银屑病具有各自的临床特点。

典型症状

1、点滴型副银屑病常见,大多于青年期开始发病,男女比例为3:2。好发于躯干两侧、大腿和上臂等处,屈侧为多,一般不累及头、面、掌跖及黏膜部位。皮损为淡红色或褐色,散在分布的丘疹、斑丘疹或红斑,针头或米粒大小,浸润较显著,互不融合,上覆少量不易剥掉的细薄鳞屑,用力刮除后无点状出血。无自觉症状。病程缓慢,经数周和数月后,皮损可消退,但也可出现新发皮疹,少数患者可多年不愈。

2、斑块型副银屑病

(1)小斑块型副银屑病:多见于中老年患者,男女患者比例约为3:1。表现为躯干部圆形或椭圆形界限清楚的红斑或略隆起斑块,上覆少许鳞屑,一般无自觉症状,有时可沿皮纹方向分布。皮损的直径一般不超过5cm。

(2)大斑块型副银屑病:主要见于中老年患者,发病高峰年龄为50岁左右,男性多于女性。皮疹好发于臀部、躯干及身体屈侧。皮疹表现为境界清楚的肥厚性斑片或斑块,呈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有轻度浸润,淡红色、黄红色,有少许细薄鳞屑,无点状出血现象;分散存在,有时可互相融合呈大片,大小不一,数目不定。多数皮损直径超过5cm一般无自觉症状或微痒。存在表皮萎缩时,皮疹表面有“卷烟纸”样外观;萎缩明显的皮损还可见毛细血管扩张和色素改变(皮肤异色症)。少数可演变为蕈样肉芽肿。

3、急性痘疮样苔藓样糠疹患者可有低热、头痛、乏力和关节痛等系统表现,发生于皮疹出现之前或与皮疹同时发生。皮疹表现为散发的红色、水肿性丘疹,中央可形成水疱、脓疱,甚至出血性坏死、结痂,消退后可有萎缩斑或色素改变。一般无自觉症状,偶有瘙痒或灼痛感。皮疹常见于躯干和四肢屈侧,手足、头面和黏膜一般不受累。

4、慢性苔藓样糠疹较急性者常见。表现为连续成批出现的红棕色、圆形或椭圆形、苔藓样丘疹,直径3~10mm;一般无自觉症状。皮损中央可附有黏着鳞屑,边缘部分鳞屑较少。受累部位主要为躯干和四肢近端;一般手足和面部很少受累。经4~6周,丘疹扁平,其上鳞屑脱落,遗轻度色沉。旧皮损消退过程同时,可有新发皮疹。

并发症

蕈样肉芽肿等。

疾病相关 更多»
抑郁症是终身病吗

抑郁症并非一定是终身病,但存在复发风险,部分患者可能经历慢性或反复发作的病程。通过规范治疗和长期管理,多数患者可实现临床痊愈并维持良好社会功能,但仍有30%-50%患者可能经历病情反复。抑郁症的病程具有显著异质性。首次发作患者经系统治疗后,60%-70%可在6-12个月内达到临床痊愈。然而,抑郁症具有高复发率特征,未接受维持治疗的患者1年内复发率可达40%-50%,5年内复发率超过80%。复发风险与遗传易感性、残留症状、社会心理应激、治疗依从性等因素密切相关

徐莉萍 主任医师
疾病专区 更多»
皮肤病
带状疱疹 毛囊炎 尖锐湿疣 手足口病 水痘 风疹
黑癣 叠瓦癣 癣菌疹 毛癣 脓癣 明癣
寄生虫病
蛲虫病 包虫病 蛔虫病 钩虫病 绦虫病 肝吸虫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