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感染典型的症状包括乏力、痉挛性腹痛、发热、里急后重、血便或脓血便。病情严重的患者可伴发溶血性尿毒症、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并发症。
典型症状
1、患者可有1~14天的潜伏期,常见为4~8天。发病前可有进食冷藏的半成品加工快餐食品史。
2、患者一般急性起病,典型的表现是腹泻,初为水样便,继之为血性便。
3、患者下腹部不适,很想解大便,然而又无法一泄为快。
4、腹泻的同时会伴痉挛性腹痛、乏力,患者可有低热,伴恶心、呕吐。
5、无合并症者,7~10天自然痊愈。少数病人病程1~2周。
并发症
1、溶血性尿毒症(HUS)
病情严重的患者可并发急性溶血性尿毒综合征(HUS),表现为苍白无力、血尿、少尿、无尿、皮下黏膜出血、黄疸、昏迷、惊厥等。多见于老人、儿童、免疫功能低下者,病死率10%~50%。
2、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
病情严重的患者,由于全身的小血管中形成血栓消耗了血小板,导致血小板减少,血液凝固障碍而出现紫癜。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发病较急,且进展迅速,患者多表现为头痛、意识恍惚、皮肤黏膜、视网膜出血等。
您好,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感染,建议您口服青霉素,氨苄青霉素或万古霉素等抗生素进行治疗,系统治疗一周后,如果效果不理想,建议您到正规医院的消化内科进行系统的检查,必要时可以应用美罗培南等高级抗生素进行治疗。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肠化即肠上皮化生,指胃黏膜上皮细胞被肠型上皮细胞取代的病理现象,属于胃癌前病变。正常胃黏膜由胃腺上皮构成,长期受幽门螺杆菌感染、慢性炎症刺激时,胃黏膜细胞会逐渐转变为具有肠黏膜特征的细胞,需通过胃镜活检和病理检查确诊。肠化的发生与多种因素相关。幽门螺杆菌感染是主要诱因,其引发的持续炎症会破坏胃黏膜屏障,促使细胞向肠型转化。胆汁反流、高盐饮食、吸烟饮酒等不良生活习惯,以及遗传易感性,也可能通过直接损伤胃黏膜或干扰修复机制参与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