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翅虫皮炎
隐翅虫皮炎的诊断

诊断

根据夏秋季节发病特点、患者生活环境、隐翅虫接触史,结合身体暴露部位的典型皮损表现及各项检查结果,一般不难诊断。

鉴别诊断

1、接触性皮炎是由于接触某些外源性物质后,在皮肤黏膜接触部位发生的急性或慢性炎症反应。患者可有红斑、丘疹、水疱、皮肤糜烂、组织坏死等皮损表现,也常自觉瘙痒和疼痛,愈合后会遗留暂时性色素沉着。本病的皮损通常局限于接触部位,且患者多有明确的接触史。

2、急性湿疹好发于面、耳、手、足、前臂、小腿等外露部位,严重者可弥漫全身,常对称分布。皮损多形性,常表现为红斑基础上的针尖至栗粒大小丘疹、丘疱疹,严重时可出现小水疱,常融合成片,境界不清楚,有时由于搔抓可出现皮肤糜烂或继发感染。患者自觉瘙痒剧烈,一般无隐翅虫接触史。通过临床表现和病史有助于鉴别。

疾病相关 更多»
梅毒和包皮炎明显区别是什么

包皮炎指的是龟头炎,梅毒与龟头炎是两种不同的疾病,其明显区别主要体现在病因、症状、传播途径、诊断方法和治疗方式上。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引起的细菌感染,属于一种慢性系统性的性传播疾病。其症状多样,早期可能表现为无痛性溃疡,随后可能出现皮疹、淋巴结肿大等全身症状。梅毒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具有高度传染性。诊断上,梅毒需通过血清学检测,如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测等。治疗上,梅毒通常使用青霉素等抗生素,效果显著。而龟头炎则通常是由细菌、真菌或病毒感染引起,也可能与过敏反应或局部刺激有关

张国喜 副主任医师
疾病专区 更多»
皮肤病
带状疱疹 毛囊炎 尖锐湿疣 手足口病 水痘 风疹
黑癣 叠瓦癣 癣菌疹 毛癣 脓癣 明癣
寄生虫病
蛲虫病 包虫病 蛔虫病 钩虫病 绦虫病 肝吸虫病